【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文章内容

渭南市


[日期:2014-03-02]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920次

【由来】
       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置渭南县,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3日,渭南县解放以后,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渭南分区改置为渭南专区。1968年9月1日,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渭南专区。1979年7月1日,渭南地区革委会撤销,改称渭南地区,1994年12月17日,撤销渭南地区,设立地级渭南市。

【沿革】
       夏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商为骊戎国之地。西周属当时的京城郊区。春秋时属晋。秦孝公十年(前668)秦伐土邽戎,在今渭河以北置下邽县,县治在今故市镇附近的故县村。次年置郑县,辖今渭河之南地。战国时,渭南先属魏,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献于秦,辖渭河以南地区。

       秦代渭河以南属骊邑,渭河以北属下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设内史,辖骊邑、下邽等,此时,北部还设有莲勺县。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进军关中,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骊邑、下邽一度属之,莲勺亦当属之。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设渭南,河上二郡。郑、骊邑属渭南郡,莲勺属河上郡。高祖九年(前198年)撤二郡,复隶内史。高祖十年(前197年)7月,骊邑更名新丰。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新丰、郑、下邽属右内史,莲勺属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冯翊。新丰、下邽、郑属京兆尹,莲勺属左冯翊。

       新莽始建国元年到地皇四年(9年—23年),设烈郡、新丰、下邽、莲勺各县属之。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下邽并入郑县,属京兆尹;莲勺属左冯翊。密畤县并入新丰,属京兆尹。建和元年(147年),又恢复下邽县,改隶左冯翊。

       三国魏,改京兆尹为郡,左冯翊为冯翊郡。新丰、郑县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隶雍州冯翊郡。西晋,新丰、郑县仍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仍隶雍州冯翊郡。东晋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正月,割新丰、郑县地,置渭南县(县域在今老城北),隶雍州京兆郡。下邽、莲勺仍属雍州冯翊郡,后秦时,渭南、下邽隶属未变。唯“姚苌废莲勺县。”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因避道武帝拓跋珪名讳,改下邽为夏封县,迁治于雄霸城(今巴邑镇)。太和三年(479年)复设莲勺县,废夏封入莲勺,隶雍州冯翊郡。孝昌三年(527年)改渭南县为南新丰县,并设渭南郡,治所迁至今县城东南四里明光塬上。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复设夏封县,与莲勺同隶雍州冯翊郡。废帝二年(553年),分置灵源、中源二县,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3县均隶雍州渭南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渭南郡、灵源、中源入渭南县,属雍州京兆尹。同年因莲勺界内屡有“群盗”,置延寿郡,郡治在夏封县,领夏封、莲勺。

       隋初,置雍州,不久改为京兆郡,渭南属之。开皇三年(583年),废延寿郡。大业元年(605年),改夏封为下邽,与莲勺同属冯翊郡。大业十年(614年),将下邽县治迁到今下吉城,隶同州。开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到渭南,见塬上缺水,将县城由明光塬迁至今老城。

       唐武德元年(618年),渭南改隶华州。垂拱元年(685年)华州改为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又复为华州。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析渭南、庆山置鸿门县,县治在零口镇。同时设鸿州,领渭南、庆山、鸿门、高陵、栎阳等县。大足元年(701年),废鸿州及鸿门县,渭南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渭南隶京兆府京兆郡。自武则天垂拱元年将华州改为太州后,州名几经更改,下邽县隶属未变:开元元年,为华州华阴郡;天宝元年(742年),州废郡存;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为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改为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为华州;宝历元年(825年),复为太州;乾宁四年(897年),为兴德府;光化三年(900年),为华州。

        五代后梁时,渭南隶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一直隶京兆府,后周显德二年(956年),改隶华州。下邽县一直隶华州。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华州为镇国军;至道三年(997年),陕西路华州华阴郡;皇佑五年(1053年)该镇国军为镇潼军,渭南属之。熙宁六年(1073年)撤渭南,入郑县。元丰元年(1078年)恢复渭南县,隶永兴军路华州华阴郡。下邽县,一直隶华州华阴郡。

       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改镇潼军为金安军,渭南、下邽属之。元中统元年(1260年),改金安军为华州。至元元年(1264年),并下邽入渭南,曰并管。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为安西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黄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渭南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华州。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革“并管”名,下邽改为渭南县,县境始跨渭水南北,隶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史司西安府华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11月直隶西安府。清,隶陕西省西乾鹿道西安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渭南县属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道,渭南县由省直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3日,渭南县全境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5月,渭南分区改置为渭南专区。1958年11月,并小县为大县,今境内共设渭南、蒲城、大荔、韩城四县。1961年8月恢复华县、华阴、潼关、合阳、澄城、白水、富平县。1968年9月1日,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渭南专区。1979年7月1日,渭南地区革委会撤销,改称渭南地区,1983年9月9日,渭南、韩城改县为市(县级)。1990年12月27日撤销华阴县,设立华阴市(县级)。1994年12月17日,撤销渭南地区和县级渭南市,设立地级渭南市,县级渭南市改设临渭区。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