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漯河,初称螺河。这个漯字念塔[tà]音。《说文解字句读》上说,大禹治漯[tà]水,使其导流入海。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luò]”字的第四读音。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民国初年,为便于书写和称呼,漯湾河镇简称漯河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郾城县境解放后,漯河镇建置为市(县级)。1986年1月18日,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
【沿革】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临近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秦汉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北魏于此设南颍川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南颍川郡撤销,开皇五年(585年),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明嘉靖三年(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清咸丰二年(1852年)修源汇寨。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民国初年,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俗名“河上街”,属郾城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漯河镇建置为市(县级)。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撤销漯河市,其辖区并入郾城县。同年10月16日,郾城县、漯河市分设,县政府迁回县城。1960年6月12日,撤销郾城县,划归漯河市。次年10月,郾城、漯河再次分设,均属许昌专区。
1968年的3月23日,“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许昌专区。1979年7月,许昌地区革委会撤销,设立许昌地区行政公署,期间,漯河市(县级)始终随属。1986年1月18日,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县级漯河市域置源汇区。2004年9月7日,撤销郾城县,设立漯河市郾城区、召陵区。
[参看“漯河市郾城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