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夏初,因皋陶治苗有功,封皋陶之后于郾,即古郾子国。战国时期,魏国设置郾邑。秦在郾城境内置召陵县、郾县。隋开皇五年(585年)于废临颍郡城中置郾城县,并省召陵入郾城县。2004年9月7日,撤销郾城县,设立郾城区、召陵区。12月27日,郾城区正式挂牌成立。
【沿革】
夏初,因皋陶治苗有功,封皋陶之后于郾,即古郾子国。商代,第18王南庚自庇(今河南安阳境内)迁奄(即郾)。第19王阳甲居奄,因屡遭水害,国衰。第20王盘庚自奄迁殷(即安阳殷墟)。 西周成王时周公东伐淮夷,灭奄。后又在其境内分封姓,建立胡国。
春秋时期,周平王八年(前763年),郑武公先将女儿嫁胡君为妻,后占领胡国。战国时期,魏惠王后元二年(前332年)郾、召陵均为魏邑。魏惠王后元十二年(323年),楚伐魏,召陵邑属楚。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取楚国召陵邑。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郾城境内置召陵县、郾县。召陵县属陈郡,郾县属颖川郡。 汉沿秦制。郾、召陵仍为县。郾属颍川郡;召陵改属汝南郡。东汉、三国时期沿袭未改。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改召陵县为邵[shào]陵县,以避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之讳。封魏废帝齐王曹芳为邵陵县公。 东晋以后,复名为召陵县。
南北朝时期,刘宋于召陵置颍川郡,领属召陵、临颍、曲阳三县(均在今郾城境内)。北魏、东魏时,均属颍川郡。北齐时,属齐昌郡。 北周时属豫州临颍郡,郡治今郾城境,领临颍,召陵,曲阳三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临颍郡。 开皇五年(585年)于废临颍郡城中置郾城县,属许州,并把召陵县划入郾城县,县治今县城西南2.5公里古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道州,恢复召陵县。道州治所在郾城,领郾城、召陵、北舞渡、西平4县。贞观元年(627年)废道州,省召陵县入郾城县,属豫州。宝应元年(762年),李豫即位,为避名讳,豫州改为蔡州,郾城县属蔡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县治移至今址。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升许州置颍昌府,郾城县属之。大观四年(1110年)仍称许州,隶京西路。金时,许州隶南京路,郾城县属许州。元时,郾城县属汴梁路许州。明时,郾城县属开封府许州。
清初,郾城县属河南省许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许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隶河南省。乾隆六年(1741年)复改府为直隶州。期间,郾城县一直随属。
民国二年(1913年)2月,撤销旧制的府、州、厅,在河南省设立4个道,郾城县属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名开封道,郾城县随属;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郾城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划全省为11个行政督察区,郾城县划归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许昌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5日,日军攻占郾城县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0日,日军向国民党军队投降。郾城县仍属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郾城县境解放后,建立人民政权,境内沙河以南、平汉铁路以西为郾城县,漯河镇建置为市,建立沙北县、西临郾县和郾商西三县。同年12月1日,郾城县与漯河市合并成立中共漯河郾城市县委员会、市县人民政府,县政府移驻漯河。至次年3月,沙北县、西临郾县和郾商西3县先后撤销,原属郾城的沙河以北和平汉铁路以东地区划归郾城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恢复郾城县委、县政府,撤销漯河市,其辖区并入郾城县。同年10月16日,郾城县、漯河市分设,县政府迁回县城。1960年6月12日,撤销郾城县,划归漯河市。次年10月,郾城、漯河再次分设,恢复郾城县建制,属许昌专区。
1968年的3月23日,“许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许昌专区。1979年7月,许昌地区革委会撤销,设立许昌地区行政公署,期间,郾城县始终随属。1986年1月18日,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郾城县改属漯河市。2004年9月7日,撤销郾城县,设立漯河市郾城区、召陵区。12月27日,郾城区正式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