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夏、商、周时,地名为商丘①。春秋时为宋国都城。战国时属魏国,将其改名为睢阳,因城在睢水之南,故名。秦,置睢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睢阳县改名为宋城县,因春秋时为宋国故城。金天会十年(1132年)9月,金兵攻陷北宋南京应天府,将其降为归德府,并恢复宋城县为睢阳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睢阳县改名为商丘县。1997年6月1日,撤销商丘地区,设立地级商丘市,原商丘县设立商丘市雎阳区,以古地名为区名。
【沿革】
夏朝君主姒相曾经一度迁都于商丘(今睢阳区)。夏桀十五年(前1602年),为了灭夏,商汤将商国的国都由商丘迁至亳(今睢阳区南)。商汤灭夏后,于亳建立商朝。
周成王姬诵三年(前1040年),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国。魏国将其改名为睢阳,因城在睢水之南,故名。
秦实行郡县制,睢阳县属砀郡,为郡治。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砀郡改为梁国,国都为睢阳。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梁国改为梁郡,睢阳县为郡治。晋朝,于睢阳县建立梁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所有,仍为梁郡,郡治睢阳。
南朝宋(420年),仍置梁郡,郡治睢阳。北魏初沿袭南朝宋,后梁郡升为梁国。北周初年(557年),梁郡改置梁州,后复为梁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梁郡,睢阳县属亳州。开皇十六年(596年),于梁郡旧地置宋州,治睢阳县。开皇十八年(598年),睢阳县改名为宋城县,因春秋时为宋国故城。大业三年(607年),宋州复改为梁郡,所辖未变。
唐武德二年(619年)4月,王世充称帝建立“大郑”政权,改梁郡置梁州。武德四年(621年),改梁州为宋州,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年),置睢阳郡。乾元元年(758年),睢阳郡复为宋州,治宋城县。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于宋州置宣武军。兴元元年(784年),宣武军移治汴州。中和三年(883年)3月,宣武军治于宋州,兼领亳、辉、颍三州,亦曰宋州节度。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称帝建国后,升宋州为防御州。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宋州复置宣武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宣武军改称为归德军,治宋州。后晋、后汉沿袭未变。后周初称宣武军,后改称归德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治所为宋城县。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南京即位,南京(今睢阳区)即成为南宋开国都城。
金天会十年(1132年)9月南京被金兵攻陷。 同年金朝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南京降为归德府,宋城复名睢阳,为归德府治所。天元元年(1232年)12月,金哀宗迁都睢阳。元初,睢阳县仍为归德府治所。至元八年(1271年),归德府成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的直隶府,仍治睢阳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睢阳县改名为商丘县,降归德府为州,属开封府。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楚丘县,将原楚丘南部并入商丘县,北部并入曹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复升归德州为府,商丘县为归德府治所。清沿明制,商丘县仍为归德府治所。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归德府撤销,商丘县划归河南省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名开封道,商丘县随属;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商丘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划河南省为11个行政督察区,商丘县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29日,日军攻占商丘县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1日,伪豫东道公署在商丘成立,日伪商丘县属伪豫东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商丘县仍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6日,商丘县全境解放,属豫皖苏第一行政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豫皖苏第一行政区改为商丘专区。1950年5月9日,析商丘县城关镇,设立商丘市(县级),专员公署迁朱集市(原为朱集镇)。1951年8月3日,朱集市、商丘市合并,仍名商丘市(县级)。1958年12月5日,商丘专区撤销,所辖各县、市归属开封专区。1960年8月15日,商丘县并入商丘市;1961年10月5日,按原建制析置商丘县。12月19日,恢复商丘专区,商丘县复属之。1968 年1月,商丘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商丘专员公署;1979年10月,撤销商丘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商丘地区行政公署,期间商丘县一直随属。1997年6月1日,撤销商丘地区和县级商丘市、商丘县,设立地级商丘市,以原商丘县设立商丘市雎阳区。
【注释】
①帝舜时代,帝喾之子契(阏伯)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今睢阳区)做火正,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爱戴,故人们尊他为“火神”。阏伯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被称为“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