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余杭、钱唐县。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引《吴兴记》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将上会稽,涂出此地,因立为县,舍舟航于此,仍以为名。”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杭”是方舟)”,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另一说:“余杭”乃吴越语中的“洋”,因为东周之前这里为汪洋,虽然春秋时期已经慢慢形成陆地,但依旧沿用“洋”的称呼。
还有一说较为可信:“余”为古越语中的一个发语词,并无实际意义。不过秦汉用文字记其音,而沿用其名。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沿革】
先秦时期,今杭州市区仍是海潮出没的沙洲,当时属于吴、越的领地。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灭越后,又成了楚国的属地。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在吴、越旧地设置了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汉会稽郡统辖二十六县,其中之一的钱唐县是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建置。
西汉时,钱唐县一度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所。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年—前117年),更上升为会稽郡治。王莽时(9年—23年),更名泉亭县。东汉光武时,又恢复钱唐故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六朝时期,钱唐县因有山川湖泽之利,北人南迁有不少在此定居。梁太清三年(549年),即改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隋初废郡存州县,开皇九年(589年)平陈,钱唐郡改州时,移置余杭县,因名杭州,杭州之名始见于此,钱唐县成为杭州的属县。次年(590年),又移居钱唐城。隋炀帝即位后,复改州为郡。大业三年(607年),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又成了余杭郡的属县。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钱镠建立吴越国。杭州成为吴越国的都城,加名“西府”,亦称“西都”。北宋统一后,杭州为两浙路治所,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宋室南渡后,建都于杭州,改称临安府。杭州从此成为南宋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灭宋后,于临安设“杭州路”,为江浙行省的省会治所,管辖三十路、一府、二州,包括今浙江、福建二省和上海市全境,江苏、安徽二省长江以南,及江西东北隅地。
明朝建立后,废除元代的“江浙行中书省”,改置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略与今浙江省同。杭州则改为府。清代改布政使司为行省。在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中,一直以杭州府为浙江省的省城。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旧属诸县直属于省,同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起,浙江省设立了行政督察区,并屡做调整,而杭州市一直隶属省政府直辖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5月30日,杭州市原有的一至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1956年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1957年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
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县级)。1990年2月,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 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设立滨江区。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2001年3月25日,撤销县级萧山市,成立杭州市萧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