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余杭、钱唐县。据《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余杭县引《郡国志》云:夏禹东去,舍舟船登陆于此,乃以为名。即把大禹弃舟的地方,叫“禹杭(杭为方舟)”,后人讹为“余杭”。但这或许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另一种观点是:余杭一带,东周之前一直为“海洋”,虽然东周时期慢慢形成大片陆地,但吴越方言仍沿用旧称,曰“洋”。秦时设置“余杭”县实际上取自“洋”的吴语音。 还有一说:“余”为古越语中的一个发语词,并无实际意义。不过秦汉用文字记其音,而沿用其名。
唐武德四年(621年),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民国元年(1912年)2月,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0月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附加】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钱唐县。因西山诸水的合流,古代又称为“武林水”或“钱水”。其实,在当时当地读“钱”、“泉”同音,都为“钱”音,故“钱水”又称“泉水”。王莽曾经把“钱唐县”改为“泉亭县”,也可见“钱”、“泉”二字在当地的关系。至于“唐”字,也是指“海塘”,当时“唐”通假于“塘”字。先秦时期西湖是个海湾,与江海相通,一直延到西山脚下。
六朝时期,“钱唐”是县名,“钱塘”是海塘的名称。唐武德四年(621年),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所以唐朝以后,县名与海塘名才合二为一,都叫“钱塘”了。
【沿革】
春秋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
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年(1914年)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杭县和余杭县直属于省,同时划杭县城区、西湖、会堡、江干、皋塘、湖墅等地,建立杭州市。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行政督察区。余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调整行政督察区,杭县、余杭均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杭县改为省直属县;余杭仍属第一行政督察区,7月,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日,余杭县解放,5月3日杭县解放。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958年10月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