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张家界市


[日期:2014-08-02]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568次

【由来】
       明初置大庸卫,因居庸水之阳,故名。民国三年(1914年)设大庸县。1985年5月24日,大庸县升级大庸市。1994年4月4日,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因境内有张家界自然保护区而得名。

【附加】
       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张万聪于是举家上山守业经营。

【传说】
       刘邦打下江山后,大封功臣,请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答复说:“臣起事于邓,与皇上相识于留县,今愿封留侯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从此张良杜门谢客,不问政事,从赤松子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于山水之间。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淮阴侯韩信因谋反被斩,诛灭三族;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相国萧何获罪下狱;同年冬,刘邦因箭伤复发,暴卒于皇宫中。韩信,萧河都没好下场,只有张良识时务,避到湘西青岩山,还人丁兴旺,于是,人们称这里为张家界。

【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置郡县,在澧、沅流域建立了黔中郡,为当时全国三十六郡之一郡,今张家界市属其所辖。西汉时期,刘邦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为孱陵,充县(含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桑植县)。

       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263年)见嵩梁山洞门大开玄朗如门,以为吉祥,便改嵩梁山为天门山,同时改武陵郡为天门郡。

       唐朝时期,全国改为十道。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621年)下令置澧州、澧阳郡,属山南道,统辖六县,慈利与崇义县(今永定、武陵源二区与桑植县)归其所辖。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今张家界全境属楚国管辖。

       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元年(963年)将今张家界市全境划归澧阳郡,曰慈利县,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

       元朝时期,元始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澧州路总管府所辖四县(慈利是其中之一,即今张家界市全境),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慈利州改为大庸县,隶属于澧州。

       清雍正八年(1730年),桑植与茅冈土司相继改土归流,升澧州为直辖州,辖安乡、石门、慈利等四县,同时废永定、九溪两卫,新设安福县(今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慈利、桑植两县在当时均属安福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永定县。

  民国三年(1914年)5月置武陵道,民国三年(1914年)春,因与福建省永定县同名,改名大庸县。5月湖南省裁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归辰沅道。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1949年张家界市全境解放。1949年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大庸、桑植两县则于属永顺专区管辖,月后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4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又改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桑植两县归其管辖。1985年5月,撤大庸县建大庸市(县级)。1988年成立地级市大庸。原县级大庸市更名为永定区,并新设武陵源区,同时辖慈利、桑植两县。1994年4月4日,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