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代设屯门镇,属安南都护府,设边防军驻守,“屯门”之名亦由此而来,意为“屯兵之门”。 屯门地势险要,意思即是设有屯田防卫之兵的海门,亦称团门,又称段门。
【附加】
境内主山为屯门山,又名青山,古名杯渡山,英人称之为堡垒山,东面为屯门湾,今称青山湾,古名屯门澳;湾以东为九迳山,以南为大屿山。屯门湾三面环山,是天然的避风港。在轮船未发明之前,无论对内的沿海交通,或对外的远洋航行,都以帆船为主,行驶常受季候风所支配,屯门的地理位置,紧扼广东珠江口外交通要冲,凡是波斯、阿拉伯、印度、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人士,经由海路到中国贸易的,多会乘夏季西南风发之便,向东北航行,抵达中国海后,先集合于屯门,然后才驶入广州等地。
自中国出海的中国商船,或回航的蕃舶,也多会待冬季东北风发之便,经屯门出海,南驶中南半岛及南洋群岛,再到印度及波斯湾等地。屯门的对外交通,可追溯到刘宋时代,其地为前赴交州的出海港口;东晋末年以至刘宋时代有名叫杯渡禅师的高僧,历游国内外以后,曾南来香港屯门地区卓锡,在屯门候舶出海,以后即未见再回中土。
李唐时,湾泊屯门的商舶众多,而且被视为险要所在,故设置屯门镇;以守捉使领兵驻守,巩卫屯门邻近一带海域。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浙江永嘉及明台等州的海贼吴令光作乱,被南海太守刘巨鳞以屯门镇兵,会同河南尹裴敦复合兵荡平。当时,屯门的地位已日渐重要,行经的旅客亦日渐增加,著名诗人韩愈所写《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以及刘禹锡写的《踏潮歌》对屯门形势亦多所描述。可见屯门的交通景况已广为人知。
五代时,南汉刘氏敕封杯渡山为瑞应山,并在山的北麓建军寨,设靖海都巡、同知屯门镇事,招集流亡,聚敛蕃舶器货。可见其对屯门的特别重视。
北宋初年,在屯门地区仍设屯门砦;元代屯门一地只设屯门巡检司,负责缉捕海盗。设巡检一员,兵150名,衙署在屯门寨。
明代建筑墩台和泛房,分别派兵驻守。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占领当时属东莞县的屯门,并在当地设立营寨。正德十六年(1521年),广东海道副使汪鈜在海战中击败葡人,重夺屯门。
清代设屯门寨、墩台。清末改属新安县。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新安县香港岛被英国占领.咸丰十年(1860年)新安县的九龙半岛亦因《北京条约》而割让给英国。光绪廿四年(1898年),清政府又与英国商讨《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如今的新界租借与英国,今屯门区即属香港英租界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