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隆阳古称永昌,有“永世良久、昌盛繁荣”之义。明嘉靖三年(1524年)定名为保山县,以县治西太保山得名(原名松山,为纪念时为太子太保的永昌举人文澍而更名)。2000年保山撤地设市,设立隆阳区,以当地名胜九隆山在坝子之西,而城居隆山之东,为阳面,故称“隆阳”。《九隆山记》载:“昔人称永昌府城为隆阳郡,谓其在九隆山之阳也。”
【沿革】
周朝时期属哀牢国首邑。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不韦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相率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西部都尉所属六县,建永昌郡。辖高唐、不韦、比苏(今云龙)、叶榆(今大理)、邪龙(今弥渡巍山)、云南(今祥云)、哀牢(今德宏、腾冲、龙陵)、博南(今永平)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为全国第二大郡。永昌之名自此开始。
三国时,永昌郡属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下平叛后,置南七郡,将永昌郡之云南、邪龙、叶榆三县分出,合建宁郡之四县立云南郡。永昌公领五县。
至晋以后,永昌郡只“有名无民、日空荒不立”等于废置。这时南诏部土长趁机崛起,哀牢王自今腾龙移居永昌,后又迁至蒙化,与叶榆部族融合为西南夷民族。
唐初,南诏民族渐强,南诏得唐助。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开元二十年(738年),南诏破施浪诏,余众走永昌,皮罗阁追击之,收永昌地,置拓俞城。那时永昌人户稀少。天宝年间(742年~756年),阁罗凤强迁二十万户于永昌,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异牟寻又迁口剑川、野共川、异栋蛮于永昌。永昌成为南诏西境重镇,设永昌节度。唐天复二年(902年)郑氏纂南昭建长和国,后又历赵氏天兴国,杨氏义宁国,凡三十五年,皆领永昌地。至段氏建立大理国(时值两宋时期),改永昌节度为永昌府。
元初平滇,置大元帅镇大理。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改万户、千户为路、府、州、县。永昌千户改州,后又为府,领永平县。初设宣慰司于大理,又设金齿两路宣抚司于建宁(今干崖、镇康)。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将大理金齿宣慰司为都元帅府,设治永昌,管大理、永昌及金齿东西两路、都元帅坐镇永昌,至元末未废,为一方重镇。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永昌府隶布政司、金齿卫属都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废府,改设金齿军民指挥司。永乐元年(1403年)九月,置永昌守御千户所,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金腾兵备道(为按察司分巡道),道治设永昌。嘉靖元年(1522年)十月,罢军民司,复设永昌军民府。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改永昌,金齿二千户所为保山县,保山之名称自此始。万历十一年(1583年),添设永昌参将,驻永昌、龙腾、蒙化(今巍山)等处。万历十三年(1585年),添设金腾参将、姚关守备。
清初,沿用明制,设永昌军民府,其辖区包括明时兵摆道所属诸土司在内,废凤溪、施甸长官司并入保山县。乾隆三十年(1765年)省去“军民”二字,称永昌府,管辖区域为领州一、县二及周边各土司。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分设龙陵厅,“龙陵”之称自此始。嘉靖二十五年(1820年)改腾越州为直隶厅。是时永昌府领二厅(腾冲、龙陵)、县二(保山、永平),及周边各土司。
民国元年(1912年)设永昌府,而省保山县。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复设保山县。民国初,分杉阳归永平。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卯兴、鲁掌、登埂三土司归泸水设治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因腾、龙陷于日寇,裁原设于腾龙边区的行监督署,另设第六行政专员公署,先暂设办事处于昆明,后将保山划入第六行政公署,公署设于保山;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公署复设于腾冲。
1950年1月5日,成立保山县人民政府,辖十个区;保山专员公署驻保山。1956年,撤销保山专区,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县属州府所辖。1962年12月1日,将保山西南部太平、由旺、施甸、姚关、酒房等五个区析置施甸县。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德宏州与保山专区分治)。1968年,成立保山县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保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保山县人民政府。1983年9月9日,改保山县为保山市(县级),成立保山市人民政府。2000年12月30日,撤销保山地区和县级保山市,设立地级保山市。原县级保山市改为隆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