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秦统一中国后,在此置谷阳县。一次秦始皇东巡,听信术士之言,说谷阳京岘山有王气,遂派三千赭衣囚徒凿断山脉,谷阳改名丹徒。“丹徒”指的是“赭衣囚徒”。2002年4月3日,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
【沿革】
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更名谷阳。秦时置县,属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谷阳为丹徒。三国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名武进,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复名丹徒。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丹徒入延陵。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以州东有润浦得名。治所在延陵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延陵县复为丹徒。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润州升为镇江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镇江路。明清均为镇江府,宋、元、明、清四朝均以丹徒名县,始终归镇江管辖。
民国元年(1912)废镇江府,丹徒县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1914年)5月,全省下式设立金陵、沪海、苏常、淮扬、徐海5道,丹徒县属金陵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军进入江苏省,取消各道,丹徒县复直属江苏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改丹徒县为镇江县。省治城区后,城厢划为第一区,直至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6月,镇江县一分为二,划城区及近郊成立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均隶属镇江专区。1958年7月撤丹徒县并入镇江市,1962年3月市县分置,恢复丹徒县建制。1971年5月,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区,丹徒县属镇江地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镇江地区,镇江市升格为省辖市。丹徒县属镇江市。2002年4月3日,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