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置句容县。《元和郡县志》卷25润州句容县:“县有茅山,本名句曲,以山形似“己”字,故名句曲;有所容,故名句容。”古代句勾二字相通。因此逐渐写成句容。1995年4月,撤句容县,设句容市(县级)。
【沿革】
句容,《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并越遂属楚;秦属鄣郡。秦置江乘县(三国吴废,晋复置,隋开皇初废),句容境北部属之。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为丹阳郡,并置句容县属之。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王子党为句容侯,元朔元年(前128年)刘党死,句容侯国除为县。直至南北朝,均属丹阳郡。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句容琅琊乡、江乘金陵乡立为怀德县,安置琅琊国人。咸康元年(335年)侨置琅琊郡有实土、桓温为太守,治所在金城(今县境宝华乡西部);南朝宋改为南琅琊郡,齐迁治于白下,陈废。 隋废郡置州,以州领县,句容属扬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县置茅州,武德七年(624年)茅州废,句容属蒋州。武德九年(626年)句容划归润州。天宝元年(742年),句容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异州辖句容。上元二年(761年)异州废,句容复归润州。光启三年(887年),复置异州,句容重归其辖,直至唐末。
五代时期,升州先后改称金陵府、江宁府,均辖句容。宋初复置升州,天禧二年(1018年),置江宁府,辖句容。天禧四年改句容县为常宁县,寻复为句容。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江宁府改称建康府,句容属建康府。
元建省设路,建康府改为建康路,后又改名集庆路,句容归其领治。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句容属应天府。清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句容属江宁府。太平天国时,句容直属天京。
民国元年(1912年),江宁府改称南京府,辖句容,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句容属金陵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句容直属江苏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省划分10个行政督察区,句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时期,句容属江南行署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新四军进入茅山地区,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先后成立了“抗敌总会”和“抗日民主政府”,此间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府归苏南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后又曾与邻县地区建立过镇句、江句等县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后为苏南行政公署。敌占区被日伪统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句容划归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3日句容解放,4月26日句容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苏南行政公署镇江专员公署。同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将句容划归南京市所辖。1950年1月仍划归镇江专员公署。1953年江苏建省后属镇江专区。1958年镇江专区改为常州专区,后又改为镇江专区,句容属之。1971年5月,镇江专区改称镇江地区,句容县属镇江地区。1983年3月,撤销镇江地区,设立地级镇江市,句容属镇江市。1995年4月,撤句容县,设句容市(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