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网站首页 >> 中国地名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文章内容

益阳市


[日期:2014-08-01]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952次

【由来】
       西汉置益阳县,属长沙国。益阳因以县治位于益水(今资水)之阳而得名。1949年8月成立益阳专区,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1994年3月,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

【沿革】
       唐虞夏商益阳均在荆州之辖。周成王封熊绎于楚,益阳属楚。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楚后,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古益阳范围广达18000平方公里。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封吴芮为长沙王,改长沙郡为长沙国,设都临湘,领益阳等13县。公元30年汉光武六年复改长沙郡,益阳仍属长沙郡。统隶荆州刺史部。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先为蜀刘备夺取。孙权索取荆州未成时,乃派吕蒙取长沙。刘备为救长沙,建安二十年(215年)令关羽屯兵益阳与吕蒙相拒。而益阳城垣,即为肃筑土城屯兵所建。

       三国吴太二年(357年)分长沙西部都尉设置衡阳郡。益阳属衡阳郡。这时分置南部地方设新阳县(即今宁乡),东吴甘露二年(266年)又从西部地方分设高平县(今新化和新邵县的一部分),益阳县疆域开始缩小。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后,益阳属荆州。南朝宋时(420年),改衡阳郡为国,益阳属衡阳国。南朝齐时(479年)复改衡阳国为郡,直到梁时仍属衡阳皇三年(583年)益阳属潭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潭州立长沙郡,益阳又属长沙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开元中分为15道,道下州郡并称。益阳随潭州、长沙郡时更所属。

       五代,十国割据,湖南属楚国。后梁(907年)益阳属潭州。后唐(923年)马殷为楚国王,益阳属长沙府。后周(951年~959年)益阳属潭州府。

       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益阳属湖南路潭州长沙郡。熙宁五年(1072年)以益阳梅山等地方分置新化、安化等县。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以益阳县民有万户升为益阳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1329年)随潭州路改为天临路属。

       明朝,益阳属湖广行省,即湖广布政使司(江夏,今武汉市)长沙府。明代洪武初(1368年)复降益阳州为益阳县。

       清朝时,益阳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郡。 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10月20日,洪秀全统率太平军经长沙转战益阳,即改益阳县为“得胜县”。

       民国三年(1914)年,湖南废府、厅、州,长宝道改为湘江道,辖益阳。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益阳属于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益阳属第1区;后又调整为10个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湖南省府以原9个行政督察区。同年4月,划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汉寿、沅江等6县,组成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是为区境地区一级行政建置之始。南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常德)。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湖南部分地域沦陷,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作为非常时期省政府临时派出机关,分领各县。安化行署是年10月18日于安化县梅城建立。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均为安化县行署领辖。翌年7月31日,安化行署撤销,恢复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1949年8月成立益阳专区,专员公署驻益阳县城关区,辖益阳、安化、湘乡、宁乡、沅江、汉寿6县。1950年3月,益阳县城关区改为益阳城关区,升为县级;同年9月,建立益阳市,直属益阳专署领导。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置撤销。其间,益阳市于1953年4月改为省辖市,授权常德专署领导,1958年7月改为益阳县领导,但1961年复改专区辖市,仍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12月,恢复益阳专区建置。1968年,益阳专区改称益阳地区。1994年3月,撤销益阳地区,设立地级益阳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