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娄底”,南宋时称神童湾,由“娄氐”演变而来。“娄”、“氐”为天上两个星座,为二十八宿之一。娄宿属白虎(西方)七宿第二宿;氐宿亦称天根,属青龙(东方)七宿第三宿。娄底地区适居其下,人们称“左青龙,右白虎”,吉星高照,兆卜祥瑞,因以为名。
1999年1月20日,设立娄星区就是考虑到“娄”乃天上星宿之一,故名。
【沿革】
今娄星区古属荆州地域,战国时期属楚,秦代属湘南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连道,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属湘乡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属衡山县,唐武德100年(622年)复属湘乡县。
北宋时期,才由一小集镇逐渐发展,境内则隶属荆湖南路潭州湘乡县,熙宁六年(1073年),娄底集镇初具规模,称娄底市,为湘乡县八大集镇之一。历经元、明、清隶属未变。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布政使司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即湖南省)下设长宝等四道,区境隶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府。民国时期隶属不变。
1952年2月属新置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1960年1月成立娄底市(县级),属邵阳专署。1962年10月涟源撤市复属涟源县。1980年7月恢复娄底市,属娄底地区。1999年1月20日,撤销娄底地区和县级娄底市,设立地级娄底市,原县级娄底市的行政区域设立娄星区。
[参看“涟源市”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