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涟源市


[日期:2014-07-29]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035次

【由来】
       1952年2月,析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设置双峰县、蓝田县。同年7月,为避免与陕西省蓝田县重名,将此蓝田县更名涟源县,因地处涟水源头,故名。1987年涟源撤县设市。

【沿革】
       今涟源市境,夏、商、周朝时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涟源属楚。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并六国,分天下为36郡,今涟源属长沙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长沙郡为长沙国,今涟源分属长沙国的连道、益阳、昭陵县地。东汉光武时,复改长沙国为郡,今涟源分属荆州长沙郡和零陵郡的连道、湘乡、益阳、昭陵县。

       三国时,零陵郡属蜀,长沙郡隶吴,增设昭陵等5郡,今涟源分属荆州衡阳郡和邵陵郡的连道、湘乡、益阳、昭陵县。西晋沿旧制,但因避司马昭讳,改昭陵为邵陵。晋怀帝时,分荆、广二州置湘州,今涟源属湘州衡阳郡和邵陵郡的连道、湘乡、益阳、邵陵县地。

       南北朝时,连道并入湘乡县,今涟源属湘乡、益阳、邵陵县地。隋初,废郡为州,长沙郡改为潭州。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今涟源属长沙郡益阳、衡山(隋开皇九年,撤衡阳郡,将湘乡、湘西、衡山3县合并成衡山县)、邵阳县地。 

       唐代,州郡并称,一地二名,长沙郡即潭州,史称潭州长沙郡。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10道,潭州长沙郡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东西两道,今涟源分属江南西道潭州长沙郡和邵州邵阳郡的湘乡(唐武德四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益阳、邵阳县地。 

       宋代,今涟源属湘乡、安化、新化(新化、安化在晚唐时称梅山蛮地,不听朝命,不服州统,不为县辖。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以上梅山置新化县,下梅山置安化县)、邵阳县地,隶属潭州长沙郡和邵州邵阳郡。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又分全国为22道,道下设路,今涟源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天临咱和宝庆路辖下的湘乡县、安化、新化、邵阳县地。元元贞元年(1295年),湘乡县升为湘乡州

       明代,改路为府,今涟源属安化、新化、湘乡(明洪武二年,即1369年,湘乡州降为湘乡县)、邵阳县地,隶属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和宝庆府。

       清代,袭用行省制。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布政使司(即湖广行省)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即湖南省),省下设4道,今涟源分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府和宝庆府辖下的安化、新化、湘乡、邵阳县地。

       民国时期,今涟源仍属湘乡、安化、邵阳、新化县地。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保留道,改长宝道为湘江道,安化、湘乡、邵阳、新化县同隶湘江道。民国九年(1920年),湖南道制废除,各县直属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省划为9个行政督察区,安化、湘乡、邵阳、新化县均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调整行政督察区,第六区划出湘乡县、安化县至新组建的第五行政督察区;邵阳、新化县部分仍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的新化县(含今冷水江市)和涟源市的部分区域属邵阳专区,其他地方分属安化县和湘乡县,属益阳专区。1950年6月,设立锡矿山矿区(县级),直属邵阳专区。1952年2月,析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设置双峰县、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11月,两县划属邵阳专区。同年8月,撤销锡矿山矿区,划归新化县管辖。

       1960年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均为县级市),隶属邵阳专区。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1969年10月,恢复冷水江市,属邵阳地区。1977年9月,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涟源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1980年7月,恢复娄底市,属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1987年涟源撤县设市(县级)。1999年8月,撤销娄底地区,建立地级娄底市,涟源市隶属娄底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