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1995年10月27日,福州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福州市郊区更名为晋安区。晋安区以晋安河得名。
【沿革】
[ 参看“福州市”词条]
【附加】
晋安河得名:原为无名小河,宋嘉佑二年(1057年)开挖成外城护城河,沿途有湖前河等7条河流直接汇入,是市区最大的运河。原为晋严高建“子城”时取土而挖成的一条“城壕”。宋时为了便利于灌溉、排泄和运输,扩展为“运河”,北接新店溪,南通闽江。
《三山志》载:“嘉佑二年(1057年),郡守蔡颧从乐游桥开沿城外河,经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就说的是这件事。“乐游桥”就是现在的“晋安桥”。古时福州仕女出城游春,皆从此桥东出,故称“乐游”,清乾隆年间重修时,还在石栏杆上镌刻“乐游古迹”4字。
1948年海军耆老萨镇冰发动修桥,改名“晋安”,目的是纪念“晋安晚晴社”(诗社)的活动。他有诗说:“晋安七子旧蜚声,今日还增十倍名。余事作诗原有托,柴门车辙谢公卿。”但桥下的河却未经命名,直到1951年修浚时,组织“晋安桥开河委员会”,第二年竣工,因桥而名河曰:晋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