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乌拉特”系蒙古语译音,意为“能工巧匠”。乌拉特在史籍又有乌喇特、乌拉忒、吴喇忒、吴拉忒等不同译称,属科尔沁部的一个分支。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在蒙古语里,北部为后,南部为前。1952年10月15日,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70年10月30日,析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的部分地区,设置潮格旗,因旗府驻潮格温都尔苏木,故取前两字为名。1982年8月21日,潮格旗更名乌拉特后旗。
【沿革】
元代,今旗境属甘肃行中书省的兀剌海路(兀剌海是蒙古语“黑山”之意),驻今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明代,乌拉特中旗属东胜卫辖境,隶山西统领。明末,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儿十五世孙布尔海,游牧呼伦贝尔,领有乌拉特部。后分乌拉特为三部,由布尔海长子赖噶之孙鄂木布,五子巴尔赛之孙图巴、重孙色棱分领其众。
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乌拉特三部归附清朝,定牧界于大兴安岭南麓西拉木伦河一带。嗣后,从征明朝、察哈尔、朝鲜,平定腾机思叛乱,屡建奇勋。清顺治五年(1648年)叙功设立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属乌兰察布盟,以鄂木布子谔班掌前旗,以图巴掌中旗,皆封镇国公;以色棱子巴克巴海掌后旗,封辅国公,各授札萨克,诏世袭罔替,是为乌拉特三公之祖。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将乌拉特三公旗①从西拉木伦河西迁至穆纳山(乌拉山)一带驻牧,以加强边疆戍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五原厅。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五原厅改县。民国三年(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置临河、大佘太设治局。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置磴口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日,绥远特别行政区改设为绥远省,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大佘太设治局、临河设治局(同年10月临河改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大佘太设治局更名安北设治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本军队侵占乌兰察布盟后,乌拉特三公旗沦陷为日伪统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乌拉特后旗光复。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19日,乌拉特后旗随缓远省和平解放。同年12月31日,绥东解放区的绥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民政府绥远省政府正式合并,合组绥远省人民政府。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时属乌兰察布盟。1952年10月15日,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4年3月5日,撤销绥远省建制,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随乌兰察布盟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1956年4月3日,甘肃省所辖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州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巴彦淖尔盟,盟政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1958年4月21日,河套行政区、巴彦淖尔盟合并,成立新的巴彦淖尔盟。1968年3月5日,乌拉特中后联合旗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旗政府机关,隶属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
1970年10月30日,划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部8个公社和2个合营牧场,设潮格旗(因旗府驻潮格温都尔苏木,故名)。时巴彦淖尔盟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乌达市(1975年8月30日划出与海勃湾市合并设立地级乌海市)。1982年8月21日,潮格旗更名乌拉特后旗。2003年12月1日,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属巴彦淖尔市。2005年7月8日,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驻地由赛乌素镇(1981年由潮格温都尔改名)迁至巴音宝力格镇。
[参看“乌拉特中旗”词条]
【注释】
①三公旗,因建旗时掌前旗的谔班和掌中旗的图巴都被封镇国公,掌后旗的巴克巴海被封辅国公,所以乌拉特前旗俗称西公旗,乌拉特中旗俗称中公旗,乌拉特后旗俗称东公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