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杭锦”由突厥语“杭里”演化而来,意为“使车者”。后为部落名,成吉思汗西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分为6个旗,置伊克昭盟。在河套内东北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民国元年(1912年),按照俗称,民国政府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更名为杭锦旗。1953年9月28日,将杭锦后旗一分为二,黄河以南地区仍称杭锦旗,黄河以北地区命名为杭锦后旗。
【沿革】
明朝时,此地为蒙古族鄂尔多斯部杭锦部落牧地。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分为6个旗,置伊克昭盟。在河套内东北设立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今的杭锦后旗地区,蛮会镇和团结镇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的辖地。陕坝镇、二道桥镇、头道桥镇、三道桥镇、双庙镇、沙海镇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的辖地。
民国元年(1912年),按照俗称,民国政府将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更名为达拉特旗,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更名为杭锦旗。民国三年(1914年)1月,设立绥远特别区,杭锦旗随伊克昭盟隶属绥远特别区管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杭锦旗随伊克昭盟隶属绥远特别区蒙藏委员会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日,绥远特别区改为绥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绥境蒙政会在归绥(呼和浩特市)成立,杭锦旗随伊克昭盟隶属绥远省绥境蒙政会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11月,国民党缓远省政府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立横跨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的“桃力民办公室”(县级建置),辖杭锦旗黄河以南的近1/3面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夏,傅作义将军在后套地区实行新县制,划出五原县和临河县的部分地区,新建狼山县、米仓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党政军要员通电宣布起义,绥远省全境和平解放。12月6日,旗工委进驻贝勒召①(今锡尼镇),杭锦旗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后改为杭锦旗人民自治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仍隶属绥远省伊克昭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14日至1953年9月27日期间,现今杭锦后旗的蛮会镇和团结镇为狼山县四区辖地,陕坝镇(包括原红旗乡)为临河县三区辖地,其余地区为米仓县辖地。这一时期,绥远省政府在河套地区实行“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政策。
1950年3月20日,在陕坝镇成立陕坝专员公署。9月6日,更名绥西专员公署,12月,复称陕坝专员公署。辖陕坝镇(公署驻地),临河县,五原县,安北县,狼山县,达拉特后旗,杭锦后旗。1953年9月28日,正式废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蒙汉分治,旗县并存”政策,将米仓县划归杭锦旗。但因黄河阻隔,两岸交往不便,给管理带来诸多困难,这一决策并未实施,故随后决定以黄河为界,将杭锦后旗一分为二,黄河以南地区仍称杭锦旗,黄河以北地区命名为杭锦后旗。
1954年3月5日,撤销绥远省建制,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改设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人民政府。1956年4月3日,将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旗合并,改立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1958年4月21日,撤销河套行政区,将原河套行政区所辖的4县、2旗、1镇划归巴彦淖尔盟。将原狼山县四区即蛮会镇、团结镇划归为杭锦后旗,将原河套行政区直辖的陕坝镇降为旗辖镇。
1968年1月,杭锦后旗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旗政府机关。11月,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成立,杭锦后旗革命委员会属之。1980年1月,撤销杭后锦旗革命委员会,恢复旗政府。2003年12月1日,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属巴彦淖尔市。
[参看“杭锦旗”词条]
【注释】
①贝勒召,当时杭锦旗的札萨克王爷阿拉腾敖其尔的爵位为贝勒,所以其家庙也就叫贝勒音召(灵光寺),人们也将此地称为贝勒召,后被汉民传改为百灵召(百灵庙)。庙的名称叫阿木古郎图召,汉名叫灵光寺,袁世凯大总统赐名“盖哈玛石克格日勒图庙”。1956年10月,在第四届杭锦旗人民代表大会上,旗人民委员会将驻地改为镇,将“百灵庙”命名为“百灵镇”,1957年7月又易名为“锡尼镇”。锡尼系蒙古语,意为“新”,取“新兴”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