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和田地名,史籍有多种记载。《唐书·西域传》:“于阗或曰瞿萨旦那,亦曰涣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诸胡曰豁旦。”
《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国:“唐言地乳,取其俗之雅言也。俗语谓之汉那国。匈奴谓之于遁,诸胡谓之豁旦,印度谓之屈丹,旧曰于阗,讹也。”又称:“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沙碛大半。”瞿萨旦那为国名,含义是“地乳”。
《大唐西域记》有如下记载:昔于阗国王暮年无嗣,于是祈祷天神,请求继嗣。忽间神像前额剖裂,出一婴孩。全国上下欢庆。但婴儿不食人乳。国王恐其夭折,又去神前求助养育之法。突然神前地面隆起一包,形状如乳,婴儿吮饮,长大成人,继承王位,世代相传。因为“于时地乳所育,因为国号”。可见于阗王为“大地之骄子”,使用“瞿萨旦那”为国名应是众望所归。但地名则称作于阗或豁丹未变。元代以来史书有兀丹、忽炭、斡端等,都是和阗或于阗的不同译名。和阗和于阗是古代南北方民族语言的不同称谓,有所差异。
【沿革】
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毗沙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置于阗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地当吐蕃要冲。《新唐书》称作西山城。
北宋属喀喇汗王朝,南宋属西辽,辽设于阗王府。元代为察合台阿鲁忽的封地,曾设置斡端宣慰使元帅府,直属元朝中央统辖。元称于阗为斡端或忽炭。明朝复称于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设和阗办事大臣,辖额里齐、哈拉哈什、玉珑哈什、齐尔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州治额里齐(伊里齐),隶喀什噶尔道。
民国二年(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民国九年(1920年)置和阗道,和阗县属和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和阗行政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和阗督察专区。
1950年属和阗专区。1959年全国范围内简化生僻字、繁体字地名,改“和阗”为“和田”,1971年改和田专区为和田地区,1979年建立和田地区行政公署,策勒县隶属和田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和田县析置和田市。
[参看“和田地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