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颍州为府,称颍州府,附廓增设阜阳县。因小山为阜,县在山南,故曰阜阳。
【沿革】
西周为胡子国都。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楚昭王二十一年(前495 年)楚灭胡子国后为楚地,称胡。秦置汝阴县,属陈郡。
汉初为汝阴县,高祖二年(前206 年)汝阴县改属汝南郡;高祖六年封夏侯婴为妆阴侯于此;王莽新朝改汝阴名为汝坟;东汉复称汝阴县,属汝南郡;更始初年,淮阴王刘玄封刘信为汝阴王,建武年间刘秀改封刘信为汝阴侯;永初二年(108 年)安帝封刘显为阜阳侯,封邑不在今阜阳市,但阜阳地名始见。
三国魏初为汝阴县,属汝南郡;景初二年(238 年)祈沛国置汝阴都;后期复为汝阴县,属汝南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 年)复置汝阴郡,同廓设汝阴县。东晋十六国,西晋永嘉之乱后,汝阴郡先后属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奏、后燕、东晋。
南北朝时期,宋永初元年至景平元年(420 年—423 年)为汝阴郡,属豫州。魏太常八年至太平真君八年(423年 -447 年)汝阴为魏占领,属魏之豫州,但未设治,因宋将汝阴郡先侨置于司州(今河南信阳)后侨置于合肥,称南汝阴,属南司州。宋元嘉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447年 -450 年)收复原汝阴地,未设治,南汝阴仍侨置合肥。
南齐建元元年(479 年)齐王萧道成登基称帝,废刘准为汝阴王,改南豫州称豫州,于南汝阴郡同廓设性阴县,均属豫州,终齐之世,原汝阴地仍属北魏。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至孝昌四年(450年 — 528年 )原汝阴地属魏,孝昌四年前在此未设治,其间于和平二年(461 年)文帝封拓跋天赐为汝阴王;太和二十年( 496 年)孝文帝封拓跋景和为汝阴王。北魏孝昌四年亦即武泰元年,于原汝阴郡置颍州,此为州治之始。同年,颍州为梁占。梁大通二年至太清三年(528年 -549 年)原汝阴地属梁,置胡城县,太清年间因侯景之乱为高澄占领。
隋开皇三年(583 年)改汝阴郡为颍州,大业初年复称汝阴郡。唐初称汝阴郡;武德四年(621 年)改名信州;武德六年(623年)改名颍州;天宝元年(742 年)复名汝阴郡;乾元元年( 758 年)复名颍州,同廓设汝阴县,属河南道。五代 梁、唐、晋、汉、周均为颍州。
宋初称颍州,同廓设汝阴县;政和六年(1116 年)升颍州为顺昌府,属京西北路,是为府治之始。。金皇统元年(1141 年)占领顺昌府,改为颍州,同廓设汝阴县,属南京路。元仍为颍州,属河南行省汝宁府。
明为颍州,属南京直隶凤阳府;设军事机构颍川卫,属河南汝宁府。清顺治初为颍州,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 年)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为府,称颍州府,附廓增设阜阳县,属安徽布政使司。
中华民国元年(1912 )年废府留县,阜阳县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阜阳县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十七年(1928 年)春废道,阜阳县直属安徽省;民国 二十一年(1932 年),安徽省在阜阳设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改称安徽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属驻阜阳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8月1日,阜阳城解放,8 月14 日,成立阜阳市民主政府,属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军分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撤阜阳市;4 月,四、六军分区合并,设阜阳专员公署;1965 年设阜城镇(县级),属阜阳专员公署;1971 年,阜阳专员公署改为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阜城镇属之。
1975年2月19日,成立阜阳市,隶属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阜阳行政公署,阜阳市隶属阜阳行政公署。1977年将凤台县划归淮南市领导。1996年1月撤销阜阳地区,设地级阜阳市。同时撤销阜阳县和县级阜阳市,设颍州、颍泉和颍东3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