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太和县


[日期:2014-10-12]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6381次

【由来】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

【沿革】
       西周时,为沈子、胡子国分领交界地区。春秋时期,郪丘(位今张阁乡宋王城,先后属宋、魏国。入魏,改名新郪,魏安釐王十一年入秦,即前266年)、巨阳(位今原墙镇,一说位今朱庄乡东临淝河处。公元前253年至前241年为楚国首都)已经形成名邑,至战国时期已是大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设陈郡(治陈,今河南淮阳县城),今太和县属陈郡新阳县东部地区。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新阳县属西楚国陈郡。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陈郡改属韩信楚国。汉王六年(前201年)正月,封吕清为新阳侯国(又作信阳侯国),属陈郡。十一月,陈郡归汉。西汉初,置细阳县、新县,属陈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置汝南郡,新阳侯国、细阳、新县及乐昌侯邑改属汝南郡。元朔二年(前127年)十月,改细阳县为刘钜阳侯国,仍属汝南郡。元鼎五年(前112年),新阳、钜阳侯国除为县,3个县仍治故城,均属汝南郡。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汝南郡改属豫州刺史部。

       王莽篡汉后,改汝南郡为汝汾郡,改细阳县为乐庆县,改新县为新延县,改新阳县为新明县。 东汉初年,3个县及汝南郡恢复旧名,仍属豫州,今太和县境仍为3个县分领。 

       东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建魏代汉,3个县仍旧治,均属豫州汝南郡。不久,撤销细阳县并入汝阴县。今太和县境内仅设宋县(由宋公国改,仍治新故城),分属汝阴、新阳及宋县。景初二年(238年),宋县改属豫州谯郡。嘉平五年(253年),撤销汝阴郡,汝阴、新阳2个县复属豫州汝南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复置汝阴郡,今太和县为宋县及汝阴、新阳3个县分领,属豫州。太康四年(283年),3个县属司马谟汝阴王国。太康七年(287年),无子国除,3个县复属汝阴郡。永嘉乱后,地入汉国石勒部。 

       东晋初年北伐,复归东晋。大兴三年(320年),豫州刺史祖逖退守封丘,今县境渐入后赵,仅设宋县1个县,属豫州新蔡国。石鉴青龙元年(349年),冉魏代后赵,入冉魏,仍之。永和六年(350年),冉魏豫州刺史冉遇降东晋。光寿元年(357年),豫州入前燕。建熙十年(369年),属东晋。七月,入前秦,仍之。建元十六年(380年),改属东豫州,仍设宋县,属汝阴郡。太元八年(383年)底,复属东晋。今境内仅设宋县、宋城县(故细阳城),属豫州汝阴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刘裕死,北魏南下争夺淮北地区,为战乱区,区划不常置,直至泰始三年(467年),淮北才全入于北魏。今县境仍为豫州汝阴郡宋、宋城县。
  
       北朝·北魏天安二年(467年),置豫州。太和十八年(494年),侨置东郢州。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罢东郢州,改置颍州(治汝阴),在今县境设宋县,仍属汝阴郡。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废宋县。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在今旧县镇侨置陈留郡、县及许昌县。梁大通二年(530年),改置陈州(治陈留),入北魏仍之。 

       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梁、魏涡阳大战中击败魏兵,地入梁。后地入东魏。太清元年(547年)六月,东魏叛将侯景降梁,地入梁。太清二年(548年)八月,侯景反梁,地全入东魏。梁在今县境先后设陈州陈留郡陈留县。东魏占领期间,废陈州、陈留郡,留陈留县,改属豫州行台颍州北陈留颍川二郡。
  
       北朝·北齐武定八年(550年)五月,北齐代东魏,今县境仍为陈留县,属颍州北陈留颍川二郡。天保中,改北陈留颍川二郡为陈留郡,仅设陈留1个县。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二月,北周灭北齐,今县境仅设陈留县,属颍州陈留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陈留郡,留陈留县,余仍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陈留县为颍阳县,仍属颍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颍阳县改属豫州刺史部汝阴郡(由颍州改,仍治汝阴)。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唐代隋,改郡为州。今县境仍设颍阳1个县,属信州。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平王世充,颍阳县改属亳州总管府信州。武德六年(623年),改信州为颍州,余仍之。武德七年(624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罢亳州都督府,撤销颍阳县,并入汝阴县,今太和县属汝阴县西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颍州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颍州为汝阴郡,余仍之。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复汝阴郡为颍州,并改属淮西节度使。后复属河南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颍州改属宋颍节度使。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改属宣武军节度使。

       五代天后四年(907年)四月唐亡,今县境在五代仍为汝阴县西北部地区,属颍州。具体是,后梁(907年~923年)属宣武军节度使;后唐(923年~936年)属归德军(改治汴州,今开封市);后唐亡,属后晋归德军节度使(治宋州);后汉(947年~950年)属归德军节度使;后周(951年~960年)属归德军节度使。

       宋开宝六年(973年)十一月,分汝阴县北5个乡设万寿县(治百尺镇,今原墙镇),属颍州(仍治汝阴)。淳化四年(993年),颍州改属河南道。至道三年(997年),颍州改属京东路(治汴梁,今开封市)。熙宁七年(1074年),颍州改属京西北路(治西京,今洛阳市)。元丰二年(1079年),颍州升为顺昌军(仍治汝阴)。政和六年(1116年)闰正月,升顺昌军为顺昌府。宣和元年(1119年),改万寿县为泰和县,仍属顺昌府。

       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灭亡北宋,仍旧制。五月一日建南宋,泰和县(仍治今旧县镇)仍属京西北路顺昌府(仍治汝阴)。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顺昌府入金。绍兴六年(1136年),收复顺昌府。建炎十一年(1137年),复入金,改顺昌府为颍州(仍治汝阴),泰和县仍属之,改属汴京行尚书省(治汴京,今开封市)。贞元元年(1153年),颍州改属南京路(改汴京为南京)。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十日金亡,南宋收复颍州,泰和县仍属之。后为蒙古汗国占领,仍之。至元二年(1266年),撤销泰和等4个县及录事司入颍州,今太和县属颍州西北地区。

       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太和县属颍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为大宋龙凤政权属县。后复为元兵所占。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吴王朱元璋收复颍州,改属河南行省。

       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太和县仍属河南行省汝宁府颍州。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颍州改属中书省临濠府。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改钟离县为中立县,仍兼府治)。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改中立县为临淮县,仍兼府治)。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改凤阳府治凤阳。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入清,仍为南直隶凤阳府颍州太和县。雍正二年九月己未(1724年11月4日),升颍州、亳州为直隶州,太和县改属安徽省庐凤道直隶亳州。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1735年年8月29日),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增置阜阳县兼府治,降亳州为散州,太和县改属颍州府,属安徽省庐凤颍道。

       清宣统三年十一月九日(1911年12月28日),太和县宣告独立。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太和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太和县属淮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太和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安徽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太和县属第七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全省调整为9个行政督察区,太和县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2月下旬,太和全境解放,撤销阜北、界首、泉阳3个县,太和县恢复太和县旧境,唯将原属太和县的界首集等3个镇组建界首市。后撤界首市,降为太和县界首镇。

       1949年太和县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0年8月31日,将原属阜阳县所辖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寺、王营、草李、长春4个乡划入太和县。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同年2月19日,恢复界首市,仍如以前疆域。1953年6月25日,撤销界首市,分太和县的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新设的界首县;8月,正式划走;9月3日,正式撤销界首市,成立界首县,为太和县疆域最大的一次削减。

       1959年3月22日,撤销界首、太和县,改设首太县(驻界首镇)。1961年12月15日,撤销首太县,恢复界首、太和2个县。1971年3月,撤销阜阳专区,改置阜阳地区,太和县隶属阜阳地区。1972年2月25日,将阜阳县闻集公社大刘大队划入太和县城郊社(今为城郊区)。1996年1月1日,撤销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太和县隶属阜阳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