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
天台山之名也有由来。该山在天台县之西,仙霞岭山脉东北端。本名镇亭山,又称天梯山,或称灵越,或称台岳。山之形势高大,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接四明金华,蜿蜒东海滨,如衣之有缘。以山形如八叶覆莲,有八支八溪及上台、中台、下台等,似三星之台宿。《十道志》谓之“顶对三辰”,故称天台。一曰“大小台”。按陶弘景《真诰》:“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
总之,台州因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又因上应台宿而得名。
【沿革】
先秦时为瓯越地。秦时地属闽中郡。西汉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以其地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
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境内)。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年—231年),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在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辖境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年),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年),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南朝辖县如故。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开皇十二年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武德七年(624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年)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分临海县南部再置永宁县,分始丰县置乐安县。永昌元年(689年)复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分宁海县与越州的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年)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年)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年)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年)以台州置德化军。
五代属吴越国,军、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天宝元年(908年),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后复改为始丰县。宝正五年(930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县为永安县,以祈永保平安。后晋天福间(936年—942年),吴越又改始丰县为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吴越复改台兴县为天台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年),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南宋隶两浙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洪武三年(1370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年)12月,分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乡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成化十二年(1476年),划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2乡入太平县。自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年)隶浙江省绍台道。康熙七年(1668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康熙十一年(1672年)隶台海道(驻台州)。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年)隶宁绍台道。雍正六年(1728年),于玉环山置玉环厅。厅因山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
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9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政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制。2月,玉环厅改为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台州属会稽道,玉环县属瓯海道。同年,太平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改名温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浙江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6县为第六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台州称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以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天台县划属第六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宁海县改属第六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增辖天台、磐安2县。
1949年10月10日,第六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七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58年1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洞头县重新并入玉环县,仍属温州专区。1958年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1959年4月,撤销玉环县,所属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并于4月付诸实施。1960年1月撤销玉环县。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6] 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年7月置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
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以境内椒江得名。此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置临海市。1989年9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1994年2月,撤销温岭县,置温岭市。台州地区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县级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1994年8月22日,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地级台州市和县级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
【附加】
现在的台在繁体字分台,臺,檯,颱四字
台州的台是繁体中仍写作“台”,读第一声。
电视台、台湾的台繁体中写做“臺”,读第二声。
写字台、台座的台繁体中写做“檯”,读第二声。
台风的台繁体中写做“颱”风,读第二声。
文字简化后臺,檯,颱均并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