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林区
士林区,旧名八芝连林,又改称为芝兰。“八芝连林”是藩语,是温泉之义。汉籍上最早的记录是载于清雍正二年黄叔敬“台海使槎录”藩俗六考中:清代地方行政区名叫做“芝兰堡”。至清末。科名特盛,文风蔚起,以其名不雅,改称“士林”,是“士子如林”的意思。
2、大同区
大同区原名大浪砯,原是平埔族的大浪砯社。清乾隆年间,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线的移民进入此地开垦,把大浪改名为大隆同。大隆同有山,山形似龙,故有“龙穴”之称。而大隆同山川锺秀,人才辈出逐成为淡北文人之渊薮,后来邑人为欲酬谢“龙峒山”之灵气,逐采取与“隆同”同音之“龙峒”,以后改名为大龙峒。日治时有大龙峒町,光复后合并大龙峒町,光复合并大龙峒町、蓬莱町、太平町、大桥町、河合町为区,取世界大同之崇高理念与精神,配合就地名而命名为“大同区”。
3、内湖区
内湖区名由来,源自于境内旧地名“内湖庄”,由于区内多小盆地形,昔皆以“湖”称之,内湖即内方盆地之意。
4、北投区
“北投”是以昔日“北投社”,而得名,是台北地区开发最早的区域。平埔族语为“巫女”之意,传说有巫女住此地,以巫者之祷,化解此地产硫磺之变化万千困疑,故而命名之。
5、南港区
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六日由内湖乡分出成立南港镇。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改为台北市南港区。因地处基隆河之南,有港可以泊舟故名。因基隆河上游汐止有一处八连港,这泊船港口位于八连港南方,便称此港为“南港”。
6、松山区
松山旧称“锡口”,意为“河流弯曲的地方”,原为平埔族猫里锡口社的遗址,清代改称“锡口”。台北市就是区的开发最早的就是艋舺,其次则为松山。由于水运发达,生意往来热络形成市集,酒楼、娱乐场所亦多,有“小苏州”之称。
清康熙年间隶属福建省台湾府诸罗县。乾隆二十年逐渐形成市镇。自乾隆至光绪年间,则属淡水厅大加呐堡。日大正九年施行地方改制,将区内锡口街、五分埔、中坡、兴雅、三张犁、顶东势、旧里族、上塔悠、下塔悠合并为“松山庄”,隶属七星郡。日昭和十三年(1938年)四月并入台北市辖,成为“松山区”。光复后,政府重新区划调整,加中正、中仑二里,成为“松山区”。
7、中正区
本区原属北市城中区及古亭区,城中区因处于台北府城内,旧称“城内”,故今“城中”即因是而得名。古亭昔称“鼓亭”,先民在古亭各地落户定居之后,时有文山、屈尺方面之番人来袭,为防范滋事,特建置鼓,如发现番人出草,立即鸣鼓示警,此即古亭区得名的由来,后改“鼓”为“古”以示文雅。民国79年(1990年)将古亭区和城中区合并,并以区内的中正纪念堂作为新的行政区名为中正区。
8、中山区
清末至日据时期初阶属大加呐保及芝兰一堡之一部分,后改属台北厅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政府将日据时期之“大正”、“御成”、“宫前”、“大宫”、“下埤头”、“中园”等六个区会,合并为一个行政区,并命名为中山区,源自国父孙中山曾经来台并下榻本区一家日式旅馆而名之。
9、信义区
信义区原名兴雅庄。信义区系民国七十九年(1990年)三月十二日本市区里行政区域调整,由原松山区纵贯线铁路以南地区(光复南路以西光信、车层二里及华声、正声、中兴、石景四里部份地区除外)与大安区位和平东路三段以北之黎顺、黎平、黎富三里及黎忠、黎安二里部份地区合并而成,命名为“信义区”,因有“信义计划区”在该区内,故名。
10、万华区
旧名艋舺,亦作“蟒甲”、“文甲”、“莽葛”,为凯达喀兰族语MOUNGAR 之音译,意指独木舟及独木舟聚集之地,其地滨河,土壤膏腴。初仅凯达喀兰族在此居住,除射鱼维生外,兼以所产苦茗、蕃薯等物,以独木舟载运至淡水河上游新店溪,与汉人交易,遂得“艋舺”之名。后日人以“艋舺”两字,深奥难解,便以日语同音之“万华”代之。
11、大安区
台湾光复后政府将日本政府所称之昭和町、锦町、东门町、大安庄、六张犁、褔住町等六个区会所之保甲合并成为“大安区”。大安区名之由来,本于旧地名“大弯庄”。光绪元年,台北设府,辖二十二街庄,其中之大弯庄(大安、龙安、坡心)、下内埔庄与六张犁庄均在大安区内。由于(大湾庄),(湾)和(安)的谐音而得名。
12、文山区
民国七十九年(1990年)把景美区和木栅区合并为文山区。“文山”为古地名拳山转音而来。而景美区地名之由来乃因古人用木头或竹子制作的大水槽称作(笕)或(木见),在水槽尾端部份叫(木见尾)、(笕尾),后来叫成(景尾),再改为景美。至于木栅区地名之由来,乃因汉人与原住民抗争时代,汉人在景美溪边兴建木制的大型栅栏,防止敌人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