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清置雷波厅,彝语称该地为“嘎尔莫波”,意思是“像锅庄石一样鼎立的一座大山”。民国三年(1914年)改厅为县。原为屏山县地,本雷波乡,《明史》作雷番。因县北有雷番山为名。
一说因县西有池名雷波荡,水澈常青,因夏日雷震波光相激,呼为磨箕,汉译雷波,以之名县。一说彝族称“莫波”泽为雷波。相传城内有一水池,夏天打雷,电光与波光相激,故名莫波。
【附加】
雷波,彝语全称为“嘎尔莫波”。雷波县的地名至今有很多版本传说。有的说,“嘎尔莫波”是“嘎(甘)家部落分衍出的支系莫波人的居住地”;
也有的说“嘎尔莫波”用雷波土彝语方言话来讲应该是“嘎尔摸波”,“摸”是军或军队的意思。“嘎尔摸波”就是指”嘎(甘)部落家人的军队所占领着的一座山”。
另外,也有的说,雷波(嘎尔莫波)是彝语“像锅庄石一样鼎立的一座大山”之意。这大山就是现在雷波县城背后的那座彝语名叫“殊主波”的大山,汉语叫锦屏山。锦屏山,从远处一看,确实像彝族的三个锅庄石一样鼎立。还有的说,“雷波”是打雷之时的响声大而得名。这种说法是依据彝语“嘎尔莫波”中的“莫波”一词而言的。“莫波”虽然有“响声大”之意,但是,“莫波”一词与“嘎尔”一词相联拼读时,就没有了“响声大”这个语意了。所以,雷波县的彝语地名“嘎尔莫波”,意思是——“像锅庄石一样鼎立的一座大山”之意比较可信。
【沿革】
雷波古为西南夷地的一部分。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在境内设螳螂县(属犍为郡),东汉初年省入卑水县。蜀汉置潜街县,增设马湖县,隶越嶲郡。三国蜀汉时改为马湖县(属越嶲郡)。西晋之时,潜街、马湖二县废治,其地隶属卑水县。
唐朝乾元(758年)凉山东部雷(波)马(边)屏(山)地区为戎州所辖,羁縻殷、驯、骋、浪四州,其驯、骋、浪三州均在雷波县境内。唐末为马湖蛮部,大理时期为沙麻部落属地。宋时凉山东部为马湖路,有三十七部落在今雷波一带。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雷马屏峨地区设置马湖路总管府,隶四川布政使司,下辖雷波、沐川、黎州等六个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年设马湖府雷波长官司。明弘治八年(1495年),设宁戎巡检司,并授安氏土司为马湖巡检。万历十七年(1589年)置黄琅巡检司。
清康熙元年(1662年)设雷波长官司。雍正七年(1729)设雷波督捕府,隶屏山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土归流设雷波卫守务备署、黄琅千总所,隶叙州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升卫为厅(属叙州府)。嘉庆元年(1796年)改设雷波抚夷厅,光绪年间设雷波抚夷府。
民国元年(1912年)设雷波厅行政公署,黄琅为分厅,隶大汉四川军府。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雷波县,设羿子村分县。民国五年(1916年)至民国六年(1917年)为四川屯殖汉军和云南靖国军防地,民国七年(1918年)属宜宾雷马屏警备司令部管辖,民国八年(1919年)属川军第八师防区,同年羿子村分县废治,民国十三年(1924年)撤黄琅分县为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为川军二十军防区,十月为二十四军防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5月雷波县解放,同年8月25日,雷波县人民政府成立,隶乐山专员公署。1956年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1958年划出瓦岗、莫红、卡哈洛三个区另成立瓦岗县, 1960年撤销瓦岗县划归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