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清置白玉州,民国二年(1913年)设县。白玉二字,是源于城北有海子雪山,日照如白五,故名。一说系藏语白藏之意,藏俗谓白为护法神,玉为地域,即护法神所在之地,意为平安幸福。
【沿革】
今白玉县在东汉系白狼国夷地。隋为附国所属婢药部落,曾慕义内附。唐隶吐蕃;宋属岭国。元初归附中央王朝,置“亦思马儿甘军民万户府”于沙马, 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崇祯十二年(1639年)后渐为德格土司所辖。
清末改土归流于宣统元年(1909年)置麻陇设治局,辖白玉一部分,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设武城县,三岩委员,辖白玉盖玉区部分,同年改置白玉州。
民国二年(1913年)降旧制中州、府、厅为县,于是改称白玉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七年(1918年)被藏军占领后划属西藏,历时14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归属西康省。
1950年,白玉县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撤销西康省划入四川省,改设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属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