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多业县,隋开皇十三年(593)改多业县为普慈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析普慈县置乐至县。因县东有乐至池而得名。“乐至池”,是指当时人们采盐所挖的坑,因为采盐给人们带利益,也带来了欢乐,所以取名为乐至池。
【沿革】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多业县,隶普慈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普慈郡废,多业县属普州;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多业县为普慈县,仍属普州。大业元年(605年)省普州入资州,普慈县隶资阳郡。唐武二年(619年)普慈县复隶普州。唐武三年析普慈县地置乐至县,因县东有乐至池而得名,同隶普州。贞观元年(627年)县随普州隶剑南道。上元二年(675年)随普州隶剑南道东川。天宝元年(742年)改普州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改郡复州,县隶郡州未变。
唐末及五代时,县为前蜀(907年—925年)、后唐(925年—934年)、后蜀(934年—965年)所据,均沿唐制。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并唐剑南道东西两川为西川路,县属普州隶之。乾德五年(967年)并普慈县入乐至,仍隶普州。咸平四年(1001年)分置梓州路,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路,县隶如故。南宋保祐中期(约在1256年前后)普州、乐至均废。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县地属遂宁州。至正四年(1344年)复置安岳县,县为辖地。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县地随安岳为明玉珍大夏政权所辖。明成化元年(1465年)分安岳六乡复置乐至县,编户七里,属潼川州。正德九年(1514年)县隶成都府简州。嘉靖六年(1522年)县属潼川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蜀建立大西政权,县废。
清顺治三年(1646年)平蜀,沿明制,县地属潼川州,但因连年战争,地旷人稀,废不成治。康熙二年(1663年)县地并入遂宁,四年并入蓬溪,康熙十年(1671年)乐至复置,安岳改入,康熙十九年(1680年)县始颁印设官,并兼摄安岳县事,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兼知合州。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安岳县,与乐至县分治。雍正十二年(1734年)潼川州升为府,县隶属不变。嘉庆七年(1802年)县属川北道潼川府。
民国元年(1912年)四川军政府裁川北道。民国二年(1913年)年恢复道制,废府厅制,县属川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川北道为嘉陵道,县为辖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县隶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县属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4日乐至县解放,县属川北行署遂宁专区。1952年9月恢复四川省,遂宁专区及属县隶之。1958年10月,县改隶内江专区。1968年县隶内江地区。1985年2月内江地区改制建市,县属内江市。1998年2月26日,调整内江市行政区划,设立资阳地区,将内江市的安岳、乐至2个县和代管的资阳、简阳2个市(县级)划归资阳地区管辖。同年4月29日,资阳地区成立。 2000年6月14日,撤销资阳地区和县级资阳市,设立地级资阳市,乐至县隶属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