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唐于县境置筠州、连州、定州,宋废定州。元合筠、连二州为筠连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为筠连县。县四山皆竹,一色相连,以地产筠篁得名。
【备注】
筠[ jūn ]、篁 [ huáng ]均指竹子,筠侧重于竹材,篁侧重竹丛;合起来仍然指竹丛。
【沿革】
县境古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秦属西南夷地,有筑五尺道经此之说。汉属南广县地,隋属协州。唐于县境置筠州、连州、定州,宋废定州。元合筠、连二州为筠连州,并置腾川县为治。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为筠连县,隶于叙州府,至民国初年未改。
民国二年(1913年),因留省、置道、裁府(州、厅),筠连县改由四川省下川南道辖领。民国三年(1914年)6月,下川南道改名永宁道。民国十八年(1919年),废道制,筠连县直属于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筠连县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50年设宜宾专区,筠连县隶属宜宾专区;1968年宜宾专区改为宜宾地区,筠连县隶属宜宾地区。1996年10月5日,宜宾地区改为宜宾市,筠连县属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