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关于郫县县名的由来,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迄今尚无定论。
第一种说法,因人得名。据《蜀王本纪》“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及《华阳国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的记述,持此说者认为,“郫”系“蒲卑”的音译或“蒲卑之邑”的缩称。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在郫县条文内更明确地说:“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各种旧郫县志皆沿用此说。至今县内持此说者较多。
第二种说法,因水得名。《成都古今记》说:“郫县因郫江得名”;清同治《郫县志》和《郫县乡土志》中也载有“杜宇都郫邑,因水标名曰郫”的传说。公元前311年筑郫城,约50年后李冰始穿二江(指郫江、捡江)。据近人解释,“穿”有二义,一为开凿,一为疏浚。据前义,郫江开于建县之后,只能是江因县得名,而非其反;据后义,疏浚前江名未见记载。
第三种说法,因地理方位得名。《汉书·扬雄传》说:“……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据此说,“郫”指岷山南面那一片地方。但“岷山之阳曰郫”还有另一解:在岷山南面“郫”这个地方。据此说,则“郫”之得名与地理方位无关。1966年犀浦出土东汉王孝渊碑,上有“建宅处业,岷山之阳”的碑文,其义相同。
第四种说法,因地势得名。《资治通鉴·音注》说:“郫,即卑邑也”。据此说,古代郫县地处卑洼之地,蒲草丛生,故称卑邑,合写为“郫”。
第五种说法,因族称得名。近年一些研究巴蜀史的学者主张用巴蜀语解释当时的地名,并认为蒲卑系古蜀族自称,其蜀语含义为“蜀族人的地方”,“蒲卑人的地方”或“来自‘天上’(高原)的人的地方”。
【沿革】
郫县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开明帝的子孙曾迁都于广都樊乡,最后定都于成都,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后即以郫邑作为蜀郡的属县,称郫县,此为郫县建置之始。后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派大夫张仪和蜀守张若修筑成都、郫、临邛三城。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西部。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属成都国蜀郡。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并入郫县,隶属蜀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郫县隶属益州总管府。仁寿三年(603年)再分郫县置万春县,万春属濛州;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隶郫县属蜀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武德年间,郫县隶属益州总管府,后改隶蜀郡。唐仪凤二年(677年)分九陇、导江、郫三县地置唐昌县,后改称永昌和崇宁县,隶属益州蜀郡,垂拱二年(686年)起改隶彭州。武则天大周长寿二年(693年)至长安四年(704年),曾改名周昌。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唐昌。后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今属彭县。唐垂拱二年(686年)到宋熙宁五年(1072年)的380多年间,曾建犀浦县;熙宁中改县为镇归入郫县。
宋开宝四年(971年)唐昌改名永昌,崇宁元年(1102年)改名崇宁,崇宁隶属彭州,郫县均隶属益州成都府,元朝时崇宁和郫县均隶属成都路成都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崇宁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再置崇宁县。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崇宁和郫县均隶属川西温江专区。1952年春,原成都县撤销时,将其所属的安靖、仁义、清溪、金泉和万福5个乡并入郫县。到1956年秋,除留下安靖、仁义两个乡全部和清溪、万福乡部分外,其余转划给成都市金牛区。1958年秋,崇宁县撤销,所辖区域全部并入郫县。次年7月,柏条河以北与彭县接壤的丰乐、桂花、庆兴、君平4乡转划给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