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旬阳县


[日期:2014-03-06]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526次

【由来】
       旬阳因旬水得名。秦时设旬关,汉以旬关置旬阳县,西魏改旬阳为洵阳。因“洵”字比较生僻,1964年全国改革生僻字、繁体字地名时,复改为旬阳县。

【沿革】
       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人联合秦人、巴人,攻灭了庸国,旬阳地区遂归属楚国。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秦楚战于丹阳,楚败,秦乘机夺楚汉水上游之地,新置汉中郡(治今安康市),旬阳地区遂归于秦。秦昭襄王三年(前305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结盟,秦归还了原属于楚国的上庸六县,旬阳地区又重归于楚。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伐楚,楚败,割上庸及汉水以北之地子秦,旬阳地区复归于秦。

       秦朝,旬阳地区属汉中郡(治今安康市),并在今旬阳县城设有旬关。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汉朝建立,始置旬阳县。西汉居摄三年(8年),新都侯王莽代汉立新,曾改汉中郡为新成郡,旬阳属之。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东汉建立时,今安康地区为公孙述势力范围。东汉建武六年(30年),光武帝刘秀遣李通攻克西城县(今安康市),旬阳地区归于东汉。东汉时期,废旬阳县,以其地并入西城县,隶于汉中郡(治今汉中市)。

       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张鲁攻取汉中郡,旬阳地区归属张鲁。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打败张鲁,于西城县治置西城郡,旬阳地区属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旬阳地区为益州牧刘备所有。东汉延康元年(220年),随着关羽兵败身死和孟达投降曹魏,西城郡归属曹魏。三国时期,旬阳地区一直属于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并西城、上庸诸郡置上庸郡。不久复于原西城郡地设魏兴郡,移治洵口(今旬阳县城)。魏兴郡在三国时,隶属于魏之荆州(治今河南省新野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洵阳县,并于洧溪口(今蜀河镇)置晋兴县,洧溪(蜀河)以西属旬阳县,清溪以东属兴晋县。旬阳、兴晋二县,在西晋时,先属荆州(治今湖北省江陵县),继属凉州(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一直隶于魏兴郡(治今湖北省郧西县上津)。西晋末年,巴氐族豪强李特率领蜀地流民起义,占据益、凉二州,旬阳地区一度归属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国(十六国之一)。东晋时期,旬阳、兴晋二县,仍属晋魏兴郡(移治西城县)。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十六国之一)帝苻坚大将韦锺攻陷魏兴郡,旬阳地区归属前秦汉中郡。东晋太元九年(384年),东晋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北伐,收复了魏兴郡。旬阳地区重归于晋。

       南北朝时期,宋(420年—479年),旬阳的南区、中西区、北区为旬阳县,东区属兴晋县,均隶于魏兴郡。齐(479年—502年)旬阳境内的旬阳县和兴晋县仍隶于魏兴郡。自宋至梁,旬阳地区一直归属南朝的梁州。梁天监二年(503年)底,梁州刺吏翟远投降北魏,旬阳地区改归北朝,属北魏之东梁州。梁大同元年(535年)底,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旬阳地区又归于南朝。梁不久改东梁州为南梁州。梁承圣元年(552年),西魏宇文泰遣大将王雄侵略山南(秦岭以南),攻陷魏兴郡,以其地置东梁外卜,旬阳地区复归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西魏于洧溪口置洧阳县,又以洧阳县置洧阳郡,并于涫阳县西汉江南岸黄土山西置黄土县。同时,改洵州为洵阳县,并以洵阳县治置洵阳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东梁州为金州,洵阳郡及洧阳郡均属之。北周初,改洧阳郡为长冈郡,并改洧阳县为长冈县,翌年废长冈郡及长冈县,将赤石县、甲县、临江县并入黄土县,移黄土县治于原长冈郡地,隶于甲郡(治今郧西县甲河关)。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郡,洵阳郡和甲郡俱废。大业三年(607年),以郡统县,洵阳、黄土二县分隶于西城郡、上津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西城郡为金州,洵阳县属之,改上津郡为上州,黄土县属之。同年,分洵阳县为三县:一曰洵城(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北区旬河流域),一曰洵阳(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县城周围),一日驴川(也作“闾川”,辖境相当于今旬阳县南区吕河流域),并于洵阳县治置洵州,以洵阳、洵城、驴川三县属之。武德七年(624年),废洵州,其地隶属金州。贞观元年(627年)省驴川县,并入洵阳县。贞观八年(634年)省洵城县入洵阳县。同年,以已废上州之黄土县隶属金州。天宝元年(742年),改金州为安康郡,黄土县为洧阳县。至德二年(757年),肃宗李亨憎恶安禄山,厌见“安”字,改安康郡为汉南郡(又称汉阴郡)。至德三年(758年),复改汉南郡(汉阴郡)为金州。大历六年(771年)省涫阳县。长庆元年(821年)复置清阳县。

       唐朝末年,朱温篡唐后,王建于成都称帝,建立前蜀,洵阳县、洧阳县为前蜀所有,隶属金州雄武军节度使。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后唐中宗灭蜀,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唐,隶属金州戎昭军节度使。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建号为晋,洵阳、洧阳二县改属后晋。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代后晋称帝,建号为汉,洵阳、洧阳二县归于后汉。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刘知远部将郭威代汉,建号为周,洵阳、洧阳二县又归于后周。后晋、后汉、后周时,洵阳、洧阳二县均隶属金州怀德军节度使。

       宋乾德四年(966年),省洧阳县入洵阳县,北宋时期,洵阳县一直隶于金州,属京西南路,改昭化军节度。南宋时,洵阳县仍一直隶于金州,先后属利州路金均房州镇抚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抚司、金房开达宣抚使及利州路。

       元朝灭宋之后,因洵阳县境民居寥落,遂废县,设洵阳巡检司,隶于金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总管府。洪武三年(1370年),复置洵阳县。县治设今旬阳县城。洪武五年(1372年),洵阳还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汉中府金州。洪武九年(1376年)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以洵阳县白河堡析置白河县,析洵阳县东部汉江以北金钱河流域入新置之郧西县。第二年,以金州兼属郧阳巡抚。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水毁州城,改金州为兴安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兴安州为直隶州,直隶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属汉中府。

       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占领了兴安州及所属的洵阳县。康熙元年(1662年),兴安州不再兼属郧阳巡抚。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兴安游击王可成起兵响应,洵阳县遂为吴三桂所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州于升为兴安府,洵阳县属之。

       民国初年,洵阳县隶属陕西省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陕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陕西省安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洵阳县属之。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洵阳县东区,东部为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领导,西部仍属国民党洵阳县政府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洵阳县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郧西县境成立。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湖北西进,再次解放洵阳县东区,8月10日,洵阳县民主政府由郧西移治蜀河。

       1949年11月26日,洵阳县城解放。洵阳县民主政府随之迁至县城,隶于陕甘宁边区安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阳县改隶于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1951年安康分区改为安康专区。1964年全国改革生僻字、繁体字地名时,改洵阳县为旬阳县。1968年安康专区改为安康地区,2000年12月安康地区改为安康市,旬阳县隶属安康市。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