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靖边县


[日期:2014-03-06]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345次

【由来】
       宋元符二年(1099年)定名“靖边”,取绥靖边关之意。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靖边卫,是年又设靖边道。明成化三年(1467年),设靖边营。取“绥靖边远”之意为名。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设靖边县,因有明代靖边卫而得名。

【沿革】
       约在公元前16~7世纪,靖边县域为少数民族狁聚居的地方。春秋时,县域为少数民族白翟所居。周敬王八年(前512年),晋人灭翟,直到周烈王七年(前369年),县域一直属晋。晋灭后,属魏。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魏秦雕阴之战后,魏将上郡15县献于秦,今县境归秦。

       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县域属上郡。 汉时,县域置上郡奢延县。西汉时,隶属朔方剌史部;东汉时改属并州剌史部。三国西晋时县境为羌胡所据。

       东晋、十六国时,县境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所据。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后秦刘勃勃拥兵自立,占据上郡,建大夏国,并于义熙九至十四年(413年~418年)在今县境北部筑都统万城(今红墩涧乡白城子)。

       南北朝时,北魏于始光四年(427年)灭掉大夏,于神四年(431年)建立统万镇,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岩绿县,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置夏州,县域分属化政郡、阐熙郡,其西部属山鹿县。北周保定四年(564年)东部设宁朔县(治所在今杨桥畔),属弘化郡辖。

       隋开皇元年(581年),撤弘化郡复设夏州,开皇三年(583年),改夏州为朔方郡,撤山鹿县,辖地并入长泽县。县域分属朔方郡长泽、岩绿、宁朔县。恭帝义宁元年( 617年),梁师都在夏州建立梁国,县域属梁。

       唐武德二年( 619年)宁朔县归唐。武德六年(623年),在宁朔置南夏州。贞观二年(628年),消灭梁师都,复改弘化郡为夏州,撤南夏州与宁朔县,并将岩绿县改为朔方县。贞观五年(631年)复设宁朔县,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开元四年(716年)再设,九年(721年)再撤。不久又设。

       五代十国时废道建置。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袭唐建置,县境属夏州朔方、宁朔、长泽3县。宋时,县域为北宋、西夏反复争夺之地,初属宋,后长期分属西夏夏州、龙州、洪州、宥州。

       元时,县域属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靖边卫,是年又设靖边道。明成化三年(1467年),设靖边营。清康熙元年(1662年),撤靖边道,原所辖营、堡统归榆林道管辖,同时设靖边所。雍正九年(1731年),置靖边县,隶属榆林府。乾隆八年(1743年),本县改属延安府管辖。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设榆林道,靖边归榆林道管辖。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靖边县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陕北特委于青阳岔设赤延县,在清平堡设横山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赤延县改名靖边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陕北省在新城堡设新城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三县合并仍设靖边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移治张家畔。 解放战争时期,靖边县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管辖。民国三十八年(1949)七月,三边分区撤销,本县由延安分区管辖。

       1950~1968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分区专员公署。1968~1979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靖边县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靖边县隶属榆林市至今。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