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西汉于今高潮乡旧州铺村置沔[ miǎn ]阳县,沔阳故城“以在沔水之阳得名”。北魏正始中又析沔阳西部地于今县西老城东南置嶓冢县;隋开皇元年(581年)废沔阳县入嶓冢县;大业二年(606年)更嶓冢县为西县。南宋开禧三年(1207),改兴州曰沔州,蒙古宪宗八年(1258年)置铎水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沔州治迁铎水县,并省西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铎水县,辖地归沔州直辖;四年州治迁西山谷口(今武侯镇);七年降沔州为沔县,县以州名,州以水名(沔水为汉江古名)。1964年全国改革因生僻字、繁体字地名,改沔县为勉县。
【沿革】
西汉于今高潮乡旧州铺村置沔阳县,属汉中郡。西汉初平二年(191年)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沔阳县属之。三国时期,魏景元四年(263年)置梁州,沔阳县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迁梁州治于南郑,沔阳县属之。晋愍帝建兴三年(315)沔阳县为仇池氐族杨茂搜所据。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梁州收复,沔阳县属梁州。宁康元年(373年),梁州为前秦(苻坚)所据。太元九年(384)收复,沔阳县复属梁州汉中郡。义熙元年(405)梁州为后秦所据,义熙四年(408年)收复,沔阳县仍归汉中郡。
南朝,“刘宋取其地,(侨)置华阳郡,寄治白马城”,沔阳县属梁州华阳郡。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沔阳县始属北魏华阳郡。北魏正始二年(505)分沔阳县东设汉阳县(治所今黄沙镇);正始中(504年—508年)又分沔阳县西设嶓冢县(治所今铜钱坝)。西魏(535年—556年)改东益州长兴州,沔阳县属之。北周(557—581)沔阳县属兴州。
隋开皇元年(581年)撤沔阳县,开皇三年(583年)撤华阳郡,并入嶓冢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嶓冢县为西县,属汉川(汉中)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复置梁州,西县属之。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划十道,梁州为山南道辖,西县属之。开元二十一年(77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西县属山南西道汉中郡。乾元二年(759年)复汉中郡为梁州,西县属之。兴元二年(784年)三月,德宗因避朱泚之乱,来汉中;六月,乱平,将返长安时,升梁州为兴元府,开我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为府名之先例,西县升为“次畿县”,上属兴元府。 五代(梁、唐、晋、汉、周)西县属兴元府。
北宋初,废道置路,西县属峡西路兴元府。至道二年(996年)西县属利州路大安军(治所三泉县,今宁强县阳平关);三年(997年)废军,两县复隶利州路兴元府。咸平三年(1000年)宋平蜀后“(西)县当冲要直靥朝廷”。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分利州为东、西两路,西县属东路兴元府。蒙古军队进占后于戊午年(1258)设铎水县(治所今旧州铺),移沔州治于原沔阳县治所(今旧州铺),省西县入略阳。
元初,改兴元府为兴元路,西县属沔州。至元四年(1267年)沔州隶广元路,西县属沔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省铎水入沔州。洪武四年(1371年)知州王昱迁沔州治于西山谷口(今武侯街)。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降沔州为沔县,属汉中府。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沔县隶宁芜州(今宁强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复隶汉中府。清代,沔县属汉中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汉中道”,沔县属之。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年)在汉中设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沔县属之。同年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占领沔县,成立县苏维埃,属川陕省(治四川通江)。2月26日红军北上后,8月县治由西山谷口移于菜园镇(今县城)。
1949年12月6日沔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属陕南行署。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4年属汉中区专员公署。1958年撤销褒城县,辖地分别划归沔县和汉中市。1964年因沔字生僻,改沔县为勉县,属汉中专区。196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汉中地区改为汉中市,勉县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