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留坝县


[日期:2014-03-06]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431次

【由来】
       原名刘坝,相传汉留侯张良辟谷(绝食五谷,静居服病,行气修身)于坝西紫柏山下,后人谐名留坝,后以名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分凤县和褒城二县地于今城关镇置留坝厅,属汉中府。民国二年(1913年)罢厅设留坝县。

【沿革】
       夏商时,境域属梁州;周并梁于雍,境域属秦地雍州。春秋时期为羌人所居;战国时期属白马氐管辖。秦代,境域隶属汉中郡。后划归陇西郡,统属“故道县地”。

       西汉时,境域南部属汉中郡褒中县地,北部及西部属武都郡故道、沮、河池三县地。东汉时期,境域仍之。张鲁据汉中,改汉宁郡,本境南部属之。

       三国时期,本境为蜀魏相争的重要地带。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将钟会率兵入汉中。是年,蜀国灭亡,本境归魏,属武都郡故道县地。两晋时期,本境归益州,属武都郡河池、沮、故道三县地。其南部属汉中郡褒中县。

       南北朝时期,境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本境属南岐州故道郡凤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固道郡为归真郡,改南岐州为凤州。本境南属汉中郡褒中县,北属归真郡梁泉县(凤县)。北齐废帝乾明元年(560年),本境北属梁泉县(凤县),南属褒中县。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本境属两当郡梁泉县地,后属顺政郡灵道县地。

       隋代,大业三年(607年),废凤州置河池郡,治所梁泉县,本境属之;大业十三年(617年),河池郡太守萧瑀以郡降唐,本境随之归唐。北部属河池郡梁泉县地,南部属顺政郡褒城县。

       唐代,初期和中期,境域均属河池郡梁泉县地。乾元元年(758年),改河池郡为凤州,境域属之。南部属山南西道兴元府褒城县。

       五代时期,境域属凤州梁泉县地。后梁贞明元年(915年),蜀主以王宗瑶为东北招讨使,攻克凤州,本境归蜀。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月,魏王遣郭崇滔为招讨使,率兵伐蜀,本境归后唐。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蜀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孙汉韶攻克凤州,设行营,本境复归后蜀。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十一月,本境又入后周之梁泉县地。

       北宋时,本境北部属陕西路(后改为秦凤路)凤州梁泉县地。南部属利州路兴元府褒城县地;南宋本境归兴元府(今汉中)管辖。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兵攻克武休关,本境归元。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本境遂为兴元路沔州所管。至元二年(1337年)十二月,称兴元府凤州留坝镇,并立巡检司。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境域由兴元府凤州管辖。

       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设留坝巡检司,地属凤翔府凤州。洪武七年(1374年),归汉中府凤县辖。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迁留坝巡检司驻废邱关(留凤关)。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移留坝巡检司驻柴关(柴关岭),县地北属凤县,南属褒城县。

      清代初,本境沿用明代建置。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年),汉中府水利通判迁驻留坝,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十二月,设置留坝厅。乾隆三十年(1766年)正月,将凤县南星(留凤关为界)以南,褒城县武休关以北,划归留坝厅管辖,东以洋县松坪子交界,西以沔县黑河为界,改汉中府水利通判为抚民通判。乾隆三十九(1775年)十二月,升汉中府抚民通判为总捕水利同知,主理留坝厅行政事务,兼理凤岭(酒奠梁以东)、柴关驿务,隶属汉中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治所移至留坝。

       中华民国2年(1913年),改留坝厅为留坝县,隶属陕西省。民国三年(1914年)1月,废汉中府,设汉中道,留坝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汉中道,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汉中设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留坝县属之。

       1949年12月2日留坝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陕南行政公署。1950年1月,将褒城县的铁佛殿镇划归留坝县。1951年,设南郑专区,留坝县属之。1953年10月,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留坝县属之。1958年12月29日,撤销留坝县置,划归凤县管辖,隶属宝鸡专区。1961年1月15日,将留坝县辖区划归汉中市管辖。1961年9月2日,恢复留坝县置,隶属汉中专区。1968年,改汉中专区为汉中地区,留坝县属之。1996年6月,改汉中地区为汉中市,留坝县属之。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