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网站首页 >> 中国地名 >> 陕西省 >> 铜川市 >> 文章内容

铜川市


[日期:2014-03-01]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833次

【由来】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置铜官县。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铜官县改名同官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同官改称铜川。因“同官”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

【沿革】
       夏代和商代,隶属古雍州,先后为当时的属国扈、华原、豳的领地。周代隶属豳邑。春秋战国时代,为秦国的领地。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设置频阳县(县治在今富平县薛镇),辖今铜川。秦代(前221年~前206年),隶属内史地。

       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开始设置祋祤县。县治在今耀县城东约半公里的河东堡,归左内史统辖。当时,除今郊区焦坪一带隶属上郡漆垣县外,其余大部分隶属于祋祤县。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内史改为左冯翊。祋祤县隶属左冯翊。新莽(9年~24年)时,祋祤县改属列尉大夫。后,祋祤县制撤销。东汉永元九年(97年),又设置祋祤县,隶属左冯翊。

       三国魏(220年~265年)时,今甘肃省宁县境内的泥阳县侨置于祋祤县,祋祤县遂被撤销。泥阳县隶属雍州北地郡,郡治在今耀县县城。西晋(265年~316年)时,铜川地区从泥阳县分出,划入冯翊郡频阳县。

       十六国前赵(304年~329年)时,铜川地区隶属豳州北地郡。郡治在今耀县。十六国前秦(350年~394年)和后秦(384年~417年)时,铜川地区隶属北地郡。前秦在今市郊区城关济阳寨设置铜官护军。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设置铜官县,县治在今市郊区王益乡高坪村附近,隶属雍州北地郡;撤销铜官护军,其地并入土门护军。景明元年(500年),撤销频阳县,分割铜官县部分地区,连同今富平县东北部分地区,设置土门县,隶属雍州北地郡。永安元年(528年),土门县改属宜君郡。孝武帝(532年~534年)时,另置黄堡县,隶属雍州宜君郡。西魏(535年~556年)时,沿袭铜官县、土门县建制。铜官县属宜州宜君郡,土门县属宜州通川郡。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铜官县改名同官县,隶属宜州。土门县建制保留。

       隋代,沿袭同官县、土门县建制。开皇二年(582年),改宜君郡为宜州,同官县隶属该州;大业二年(606年),改属雍州;后属京兆郡。同年,撤销土门县,其地并入华原县;后恢复土门县建制,隶属京兆郡。

       唐代,沿袭同官县建制。武德(618年~626年)年间,隶属宜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雍州。是年,撤销土门县建制。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决定将坐落在宜君县西南山谷的仁智宫改名为玉华宫,并将宜君县治迁驻于此,县属雍州。永徽二年(651年),宜君县与玉华宫同废。天授二年(691年),同官县改属宜州。大足元年(701年),撤销宜州,同官县改属雍州。天复(901年~903年)年间,为北方割据政权岐的领地。

       五代时期,先后为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的领地。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三月,同官县由京兆府改属同州。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七月,改属耀州。后晋、后汉、后周时属耀州。

       北宋(960年~1126年),同官县隶属永兴军路耀州。金代(1115年~1234年),同官县隶属京兆府路耀州。元代(1206~1368),同官县隶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耀州。明代(1368年~1644年),同官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关内道西安府耀州。清代(1636~1911)初年,同官县隶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耀州。雍正三年(1725),耀州改为直隶州,同官县隶属该州。后同官县隶属西安府。

       民国初期,同官属西安府。民国二年(1913年),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关中区。是年,同官被厘定为三等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初,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是年,同官被厘定为五等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同官改称铜川。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2月20日,铜川县第一次解放,同官县政府迁入县城。在国民党军队进犯的情况下,3月15日,县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撤离县城。4月28日,全县解放。5月1日,同官县政府迁入县城办公。5月20日,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三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官县归其领导。7月7日,县名改称铜川。

       1950年5月1日,三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撤销,铜川县改属咸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1月20日,撤销咸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铜川县改属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1958年4月5日,撤销铜川县建制,成立铜川市,归省管辖。11月1日,撤销富平县、耀县建制,将富平县、耀县的行政区域及宜君县的部分地方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恢复富平县、耀县建制,铜川市改属渭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66年8月1日,铜川市改为省辖市。

       1980年1月1日,将蒲城县的广阳、高楼河、阿庄、肖家堡4个乡和耀县划归铜川市,同年5月1日,分设县级建制的城区、郊区。1983年10月25日,又将宜君县划归铜川市。1992年7月,创建铜川市新区, 2000年1月7日,铜川市城区更名为王益区,郊区更名为印台区。2002年6月18日,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