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吴忠,其地名形成于明朝洪武初年(1368—1398年),是当时灵州守御千户所领十三个屯堡之一,以屯长吴忠命名为吴忠堡。
吴忠这个地名始见于明朝,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明洪武(1368—1398)初为安定边塞,防御西北少数民族的侵扰,“尽徙宁夏之民与他地,迁秦晋江淮之人以实之,分屯建卫,筑堡以居。”该志又引述《宁夏旧志》云:“宁夏堡寨,以人名、事名、地名、……即以其屯长姓名命堡,如叶升、李俊、王太之类是也。”吴忠之地名名便是明朝中期一位屯长的姓名,故自灵州数易城池,远离谷地后,原地名便称古城、吴忠堡。
【沿革】
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羌、戎和匈奴等古代游牧民族曾在这里逐水草、牧牛羊。秦汉置富平县,是宁夏平原最早设置的县治之一。西汉置灵州县,从此吴忠一带成为河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置灵州。
唐代的灵州,总领黄河中游,是中兴唐朝的基地,是唐代西北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冲,唐太宗李世民曾亲临灵州,接受铁勒诸部的归降,并开创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局面。唐肃宗李亨曾在灵州登基称帝,并在此指挥各路大军,平定安史之乱,挽救了大唐将倾的危难。
宋代的灵州,仍为西北边疆的著名重镇。灵州的西面是河西走廊,主要散居着回鹘部落;灵州的西南面,则是吐蕃部落分布地区,灵州因此成为汉、回鹘、吐蕃和党项各势力争夺的焦点。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李继迁广集党项诸部攻取灵州,遂改灵州为西平府,做为西夏王国的临时都城。灵州的攻占,实质上为西夏国的建国奠定了基础。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秋,成吉思汗灭西夏,设宁夏路,灵州属宁夏路。明洪武三年(1370)州废,属布政司。洪武十六年(1383)置灵州守御千户所于河口(地在今吴忠市境内)。明永乐二年(1404年)后筑吴忠堡,以其堡长姓名而得名。清末民国时期,吴忠堡则已成为陕、甘、内蒙古在宁夏的通商贸易之地。
1949年9月21日吴忠解放,1950年1月,正式成立县级吴忠市。1955年改为吴忠回族自治州,辖吴忠、金积、灵武、盐池、同心5县(市、区);1958年撤州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1972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专署;1998年撤银南地区专署为地级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