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西和县


[日期:2014-02-22]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3424次

【由来】
       此地周代时被称为西犬丘地。战国秦为西县地。西汉仍置西县,属陇西郡。西县得名于发源蟠冢山的西汉水。唐置汉源县,时人以为西汉水源于此,以之命名。北宋属岷州,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金议和,朝廷于是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考虑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或西河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西和州为县,称西和县。

【沿革】
       夏朝,西和地属雍、梁二州。商、西周,西和地为氐人、羌人居地,其中西犬丘地为秦人的发祥地。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更元五年 (前316年),其地入秦,置武都邑。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西和地属陇西郡,郡治狄道 (今临洮),领七县,除西县(今礼县红河乡)外,时本境已置武都、上禄两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 (前111年)从白马氏聚居区析置武都郡,此为西和置郡之始,隶属益州刺史部,辖武都,治洛谷 (今羊马城,与郡同治)、上禄 (今六巷)、故道、河池、平乐、沮县、嘉陵、循成、下辨等九县 (道)。本县属武都、上禄及陇西郡西县地。新莽时,改武都郡为乐平,改武都县为循虏。东汉移治武都郡于下辨 (今成县境),改隶凉州刺史部。本县仍属武都、上禄、西县地。

       三国时期,本境原为魏地,改隶秦州。西县改隶汉阳郡 (今甘谷境)。蜀汉建兴七年 (229年),蜀伐魏,取武都、阴平二郡,其地入蜀,又改隶益州。嗣后,废上禄县,地入武都县。

       西晋太康三年 (282年),复立上禄县。武都、上禄仍隶武都郡。改西县为始昌县,改隶天水郡,两郡同隶秦州。元康六年 (296年),氐帅杨茂搜建前仇池国,治洛谷城 (今喜集乡羊马城),其地入氐。

       东晋政局动荡,群雄割据。水昌元年 (321年),前赵刘曜克仇池,始置南秦州于洛谷。水和三年 ((347年), 晋复得仇池,初立仇池郡,改南秦为北秦州。咸安元年 ((371年),前秦平仇池,旋改为南秦州。太元十年 (385年), 氐王杨定还陇右,割天水郡西县、武都郡上禄县,分置仇池郡,治历城 (今西峪坪),领县四:仇池、历城、上禄、西县。

       南北朝时期,其地先后为仇池、刘宋、北魏、西魏、北周所有。宋元嘉二年 (425年),宋取仇池,复改南秦为北秦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年),初立水南县。太平真君四年 (443年),魏攻败宋,复立南秦州。太平真君七年 (446年),又增置仇池镇,析置南天水郡,治水南 (今长道镇)。太和四年 ((480年),置仓泉县,后分析阶陵、丰川、建平、城阶四县。太和十二年(488年),曾改南秦为梁州。正始初复为南秦州,州领8郡21县。西魏废帝二年 (553年),改南秦为成州,改南天水郡为长道郡,改水南县为长道县。北周沿西魏制,武帝以阶陵等四县并入仓泉县。成州治洛谷,领二郡、四县,仇池郡辖仓泉、潭水 (今礼县境),长道郡辖长道、汉阳 (今礼县境)。

       隋开皇三年 (583年), 废仇池、长道二郡。大业三年 (607年),又废成州及仓泉县,初立汉阳郡,郡理建安城,辖上禄、长道、潭水三县。唐初分全国为十道,后增为十五道。于汉阳郡兼置成州,初隶陇右道,后改隶山南西道。初辖上禄、长道、潭水三县。贞观元年 (627年),以潭水属宕州,又割废康州同谷县隶属,州治建安城。天宝元年(742年),改汉阳郡为成州同谷郡,仍治上禄。至德元年 (756年),改上禄为汉源县。宝应元年 (762年),成州为吐蕃攻陷,置马邑州于盐井城 (今礼县盐官)。咸通七年 (866年),移置宝井堡 (今成县境)。汉源县隶成州,长道县隶秦州,始置白石镇。

       五代十国时期,其地先为歧占有。后梁贞明元年 (915年),前蜀王建攻歧,得秦、凤、阶、成四州,本县地属成州。后唐长兴三年 (932年),以长道县割属秦州,辖白石、大潭 (今礼县境)、良恭 (今宕昌境)三镇。后蜀广政十年 (947年),地属后蜀。后周显德二年 (955),地属后周。

       北宋初沿袭唐制。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分领府、州、军、监、县。熙宁七年 (1074年),将长道县从秦州划归氓州,治佑川 (今宕昌理川),隶秦凤路。至道九年(1076年),又置滔山监。南宋建炎五年 (1131年),移氓州治长道县之白石镇,改隶利州路。绍兴十二年(1142年),宋金议和,改峨州为西和州,辖长道、大潭、祐川三县。长道县领长道、故城、白石、盐官、骨谷、崖石、平泉、马务八镇。

       元代始置行中书省,省下分设路、府、州、县。至元七年(1270年),并长道县入西和州,同置汉阳军民元帅府,隶陕西行中书省巩昌都总帅府。在长道并置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隶脱思麻宣抚使司元帅府。

       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西和州为县,直隶陕西省承宜布政使司巩昌府。清康熙七年(1648年),分设甘肃布政司,治兰州。西和仍直隶巩昌府。

       民国初,废州、府制,改巩秦阶道为陇南道,辖西和等县。旋改渭川道,治天水。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西和属天水专区。

       建国后,1949年划归武都专区。1956年元月又归属天水专区。1958年9月西和、礼县合并为西礼县,成立西礼县,治原礼县城关。1961年9月12月撤销西礼县,恢复西和县和礼县建置。1969年天水专区改称天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又改为天水地区行政公署,所辖未变。1985年6月,西和县划归陇南地区。2004年,撤销陇南撤区,建立地级陇南市,西和县归陇南市管辖。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