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网站首页 >> 中国城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文县 >> 文章内容

文县


[日期:2014-02-22]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761次

【由来】
       自南北朝时氐人在此创建“阴平国”割据政权后,百余年来武力相争,战乱不息。北周明帝时平定战乱,决意偃武修文,实行“文治”,多处筑台立庙祀周文王,并于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三月,改葭芦郡置文州。隋废。唐宋元复称文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州为县。县名延续至今。

       另据宋人祝穆撰《方舆胜览·事要郡名·文台》云:“《谯楼记》故地在直西五里平地。唐吐蕃之难,徙兹高阜号曰文台。”古文州初筑祭祀文王之台在直西五里平地。唐末至宋明间,县境有文庙、羡里山、文王台、天牢山等胜迹沿祀周文王不衰。文州以筑台立庙祀周文王而得名。

【沿革】
       夏商时期为梁州之域,周时为雍州地。战国至西汉初为氐族、羌族所居,其中白马氐族最为强大。汉高帝元年(前206年),西汉置广汉郡阴平道;东汉为蜀国都尉治;三国时初属魏,曹操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后入于蜀国,蜀汉置阴平郡。

       西晋初年废阴平郡,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复置,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废秦州阴平属雍州。下辖阴平、平武二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又改属梁州。永嘉后没于氐族杨氏营建的阴平国。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杨氏世代居住此地,虽先后臣属于成汉、东晋、后赵、前秦、刘宋、北魏等南北政权,接受其封号,但实际上末置郡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在文县西北置阴平郡,领曲水一县。又于文县西南置葭芦郡领建昌、正西二县,治建昌。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周明帝二年(558)三月以阴平、葭芦二郡置文州,治建昌。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芦北、阴平二郡,以建昌、曲水、正西三县属文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废州为郡,阴平郡辖县曲水、长松、正西三县。唐复为文州,属陇右道。贞观元年(627年)文州属剑南道,正西县并入曲水。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文州改置阴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复置文州。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废长松并入曲水。州县改属山南西道。僖宗文德初(889年)改置威戍节度使,领文、扶二州。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入蜀。

       五代十国,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文州领曲水、正西二县,归为蜀地,先后由三个政权所统属:前蜀王建十九年,后唐占川九年,后蜀孟知祥占川三十二年。文州于后蜀清泰元年(934年)没。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灭蜀复置文州,领曲水一县,隶西川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改属为利州路。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复合,宁宗庆元(1196年)又分西路,嘉定三年(1210年)又合,十一年(1218年)又分西路,理宗端平年间元兵乱州废。

       在宋端平三年(1236年)文州在蒙古军战乱中州郡县俱废。元世祖奇渥温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年)又复置文州,省去县属吐蕃宣慰司脱思麻路礼店文州蒙古汗儿军民元帅府,后裁府仍文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州设置文县,清顺治初仍置文县,隶陕西巩昌府阶州辖。康熙六年(1667年)陕西与甘肃分治,设甘肃行省文县从属甘肃省。雍正六年(1728年)文县直隶阶州。

       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省设七道七十七县,文县隶陇南道。民国二年(1913年)后改属渭川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文县属于第一行政专员监察公署,驻岷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文县划归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武都。

       1949年12月11日文县和平解放,隶属武都分区。1969年10月1日,武都专区更名为武都地区。1985年5月14日撤销武都地区,设立陇南地区,直辖武都、文县、成县等九县。2004年1月11日撤销陇南地区,设立陇南市。市辖武都区、文县、成县、康县、礼县、西和、徽县、两当、宕昌八县一区。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