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南北朝时,西魏始置华池县。以境内二将川河(古名华池水)而得名。后县废,隋、唐复置,五代时再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华池县。
【沿革】
夏朝大部分属雍州。商朝和周朝时期称豳州,为戎狄之地,后属义渠戎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后,置北地郡义渠县。
西汉时期隶属朔方刺史部北地郡。东汉时期隶属凉州刺史部北地郡。东汉后期地属匈奴的“休屠胡”部,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曹操逼降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收编匈奴王部,其中最大一支即是“休屠胡”。
西晋时期,地入匈奴。东晋时期花池县地依次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南北朝属北魏的豳州,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置华池县,属朔州。北周时县废,地入宁州。
隋重置华池县,隶属弘化郡。唐属于关内道林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庆州,天宝元年(742年)庆州改为弘化郡,华池县属弘化郡。五代时期,华池县县废,地属后梁(907年—923年)武静军路,后唐(923年—936年)永兴军路。后晋,后梁,后周华池县地仍属永兴军路。
北宋,县地隶属陕西路庆州,1041年后改属环庆路庆州庆阳府。金朝,县地属庆原路庆阳府。元朝,属陕西行省巩昌都帅府。明朝属陕西行省庆阳府。1376年改属陕西布政司庆阳府。
清初沿袭明制,县地隶属陕西布政司庆阳府。1665年改属甘肃布政司庆阳府,1669改属年甘肃省庆阳府。
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六年(1912年—1927年)甘肃省陇东道合水县和庆阳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华池县,属甘肃省泾原行政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35年)11月属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庆环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陇东分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至9月属甘肃省庆阳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5年10月,华池县隶属甘肃省庆阳专员公署。1955年10月—1958年4月属甘肃省平凉专员公署。1958年改属庆阳专区。1978年庆阳专区改为地区,2002年6月又改为庆阳市,华池县一直随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