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曲麻莱县


[日期:2014-02-21]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2337次

【由来】
       1953年12月建立曲麻莱县人民政府。因境内有长江支流曲麻莱河(又名楚玛尔河)和莱格加吾日扎山,而取县名为曲麻莱。藏语意为“红色的河,宽广的滩”。

【沿革】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原羌族首领无弋爰剑曾孙忍为羌部首领时,正值战国时代秦献公(公元前384-前326年)称霸西进,忍为避秦军,便带领所属部落“出赐支河曲数千里”,到达今青海西南地区,包括该县境内,与当地土著人相处融合发展。

       西汉初期时此地为古羌族之发羌部落的活动地。东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秋,原居大小榆谷(今青海贵德黄河南部)的烧当羌首领迷唐与汉王朝战败后,又率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而居”,今曲麻莱地区均属其地。

       南北朝以后,本县地区成为苏毗王国的一部分。唐初,吐蕃强盛,征服了其地部落,本县地区遂成为吐蕃王朝的辖地。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变化和战争等原因,原居游牧部落先后西迁西藏等地区,曲麻莱境内成为野兽出没的荒芜之地。

       在土地归属上,从十二世纪,即南宋时开始,一直为囊谦王族所控制。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辖地。明属朵甘思宣慰司地,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受囊谦王族节制,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仍受囊谦王族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藏族部落后从外地大量迁入。民国十三年(1924年)左右,以布久昂周为首的30余户牧民从果洛阿江部落迁驻安塔秀沟,后逐渐东移到措哇尕泽(扎陵、鄂陵湖)一带游牧,组成布久(也称红柯)部落。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东起哈姜盐池,中经星宿海、雅拉达泽、安塔秀沟,西迄色吾沟的广大地区,陆续从果洛阿江然洛迁来7个小部落和由四川经果洛迁徙来的1个小部落。当时有9个部落(布久、多仓、俄仓、贝沙、哈秀、拉仓、根巴、霍拉麻、尕托),近1000户百姓,归总头人米福堂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青海省政府在哈姜一带设置星川设治局,任命米福堂为局长,负责管理9个小部落。此为曲麻莱县的前身。

       1952年10月正式成立曲麻莱县工作委员会,直属青海省委领导。1953年12月建立曲麻莱县人民政府,属于青海省直辖。同年12月20日将曲麻莱县划归玉树藏族自治区管辖,1955年自治区改为自治州。1956年12月先后建立麻多、秋智、然仓3个肖格(乡)政府。1958年上半年阿者部落由四川省石渠县来县定居。1958年10月,将治多县的上处措部划归曲麻莱县管辖,改名为叶格大队,1959年天河县成立,叶格大队划归天河县。1962年天河县撤销。1980年10月曲麻莱县城由色吾沟迁至约改滩(又称马场)。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