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1953年7月7日由玉树、囊谦2县西部地区合并析置杂曲县,后改为扎朵县,1954年定名为杂多县。“杂多”系藏语,杂,藏语本意是指高山顶上的岩石和流沙,杂曲指发源于高山岩石间的河流;多,指上游。该县地处扎曲河上游,故名。
【沿革】
古为羌地,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女国,元隶吐蕃等路宣慰使司,明属朵甘思宣慰使,后属和硕特蒙古政权,清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
民国初属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管辖。民国六年(1917年)归玉树理事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隶玉树县。杂多有格吉那仓、格吉扎赛、格吉麦麻、格吉巴麻、上中巴、下中巴、中中巴、苏鲁等8个部落。到1941年由麦麻部落分出了格吉昂赛、格吉干周2个部落,从此成为10个部落。
1953年7月7日由玉树、囊谦2县西部地区合并析置中格县,隶属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同年改杂曲县,后改为扎朵县,1954年定名为杂多县,隶玉树藏族自治区(州)。县城始驻日历滩(又称玉于日本),数月后搬迁到萨呼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