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1957年10月18日由甘德、同德、兴海三县析置玛沁县,于1958年5月31日正式建县。“玛沁”,藏语意为“最高大山”,以境内有阿尼玛卿山而取名。
【沿革】
魏晋、南北朝时属党项羌驻牧地。唐贞观年间,中央王朝在党项地区设“羁糜州”。唐贞观八年(634年),党项诸部内附,今玛沁县地入唐版图;贞观十年(636年),吐蕃王国军队进入青海南部,今玛沁县地被吐蕃占领;七世纪中叶后,地属吐蕃王朝。唐会昌二年(843年),吐蕃王国发生内乱,青海南部包括今玛沁县地区在内的各个部落头人各自为政。
北宋时期为唃厮啰政权辖地,此时开始有一些外来的藏族农民在此垦荒务农。南宋嘉熙三年(1239年),蒙古军进军西藏,今玛沁地区及青海省南部地区归属蒙古汗国;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地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明属朵甘行都司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地。清代玛沁为上郭罗克(即上果洛),“土百户”、中郭罗克(即中果洛)千户部落牧地,青海建省后由省直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果洛行政督察区属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西乐设治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到1949年,今县地有然洛、莫巴、贡麻仓、麦仓、大武休玛、大武贡措玛周、加思乎、赞根、乙亥恰、拉德、曲哇、加杂等大小86个部落。
1949年后果洛藏族自治州建立,1952年玛沁地区解放,1957年10月18日由甘德、同德、兴海三县析置玛沁县,于1958年5月31日正式建县,属果洛藏族自治州管辖,县府所在地依盖奇,1959年7月县府迁驻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