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民国五年(1916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此设霍尔基巧,管理各部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撤销霍尔基巧,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分为聂荣等6个宗,当时统称为阿扎白索宗,1951年改聂荣宗,1960年8月1日,成立聂荣县。藏语“聂”意为“悦耳”、“好听”,“荣”意为“河谷”或“流域”。“聂荣”意为“悦耳之谷”。
【沿革】
元朝时,县境内出现了阿扎买玛、阿扎多玛和扎玛3个部落。明初又形成索德部落。后来这4个部落与比如、巴青、丁青等县境内的另外一些部落一起,结成了一个大的集团,藏族历史上称之为“三十九族”,他们活动的聂荣、巴青、丁青一带被称为“三十九族地区”。
明朝中叶以后,三十九族地区先后归附占据在青海的土默特部俺答汗,喀尔喀部却图汗。明崇祯十年(1637年)原生活在新疆的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起兵打败却图汗,占据了青海,三十九族地区又为蒙古和硕特部据有。
清雍正元年(1723年),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固始汗之孙)在青海作乱,侵扰西藏,清朝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和西藏贝勒康济鼐,合力将罗卜藏丹津打败,清政府渐次招抚了三十九族,随于清雍正九年(1732年)派员勘定西藏与青海边界,将三十九族地区暂划归西藏管辖。并根据部落的大小,分别设千户长,百户长,再其下设散百户长。阿扎买玛、阿扎多玛、扎玛三部落,因都不满百户,清政府令各设百户长一员,由兵部颁给号纸,准其世袭。各部落的贡马征银,交西藏粮务处。清乾隆四年(1739年),清朝诏封西藏颇罗鼐的次子珠尔墨特那木扎勒为头等台吉,负责管理三十九族地区和达木蒙古八旗(今当雄一带)。后因珠尔墨特那木扎勒谋乱,清政府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将三十九族地区和达木蒙古八旗划归驻藏大臣进接管理。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驻藏大臣离藏,原西藏地方政府于藏历第十五绕迥火龙年(1916年)开始管理三十九族地区,并设立霍尔基巧,管理各部落。藏历水马年(1942年),西藏地方政府撤消霍尔基巧,将三十九族地区划分为巴青、比如、聂荣、色扎、尺牍六个宗,聂荣宗址设在色贡,当时称阿扎白索宗。因宗内有阿扎多玛,阿扎买玛、扎玛、白日、索德部落而得名。西藏地方政府派僧俗官员各一人任宗本,宗本行使司法、税收等职权。
1951年,聂荣宗划归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管辖,不久聂荣宗也成立了人民解放委员会。1956年,成立聂荣宗办事处,1959年7月23日,经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批准,聂荣宗划归那曲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60年,将聂荣宗的白日部落划归安多,将原巴青宗的上彭塔部落划归聂荣宗管辖。1960年8月1日,聂荣县人民政府成立,仍归那曲行署管辖。辖两个区:阿所扎玛、阿扎买玛、格木、巴吾、洛索五部落为下河区,索德部落(包括四个小部落)、上彭塔部落为彭河区。1959年扎玛部落曾一度划归安多,1961年11月重归聂荣县管辖,遂形成现在的行政区域,县府驻色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