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萝北县析置佛山设治局,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佛山设治局为佛山县。因县境内濒临黑龙江南岸有一座山峰秀丽的大山,远看犹如一尊坐北朝南的观音像,故名“观音山”,又名“佛山”。(另一说因清代佛教徒于山上建有观音庙,故称“观音山”,后来通称为“佛山”)。民国十九年(1930年)县治所移驻朝阳镇。因与广东省佛山县重名,于是1955年佛山县改名为嘉荫县,以朝阳镇南境嘉荫河命名。嘉荫河又名佳金河,“佳金”意思为这里盛产“优质的黄金”。后来,音讹为嘉荫,遂失去原来的意义。
【沿革】
此地远在周以前为肃慎地;汉代属秽地;后汉、三国、魏为扶余奴隶制王国的属地;隋时属靺鞨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唐时属黑水靺鞨部;五代辽属五国部;金时属扶余路;元代为斡赤斤分地,后属开元路;清为瑷挥副都统的辖地,局属兴东道管辖。
民国初年为乌云设治局辖境。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萝北县析置佛山设治局,治所在佛山镇, 隶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同年改佛山设治局为佛山县,直隶于黑龙江省,为三等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将县治移驻朝阳镇。
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伪满洲国改 行帝制,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改东北为十四省,成立黑。 河省公署,佛山县从原黑龙江省划归黑河省管辖。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又将佛山县由黑河省划归三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合江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撤销乌云县,大部分区域并入逊克县,乌云河以南地区划归佛山县。同年8月,县矿(金矿)机构合署,县政府驻北沟(乌拉嘎金矿所在地)。为便于对金矿生产的领导,同年12月批准划归松江省管辖,翌年3月正式办理接交手续。
1949年5月,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又决定划归松江省。1951年10月,县政府由乌拉嘎金矿驻地北沟移驻朝阳镇。1953年3月,将佛山县再度划归黑龙江省黑河专区管辖。因与广东省佛山县重名,于1955年11月9日,更名为嘉荫县。1965年12月9日,逊克县富饶公社(原乌云乡)划归嘉荫县。1970年4月,嘉荫县由黑河地区划归伊春地区。1979年12月14日,撤销伊春地区,恢复伊春市(地级),嘉荫县隶属伊春市至今。
【附加】
乌云县沿革:
乌云县名以地濒乌云河故名。元代前沿革与逊河县基本相同。明代分属弗河卫,哈里分卫五延所、五因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拟于乌云河设治,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直至民国五年始置设治局,民国十八年(1929年)乌云没治局改为乌云县,直隶黑龙江省为三等县,由黑龙江省管辖。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2月,伪满黑河省公署成立后,乌云县黑河省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乌云县归黑龙江省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撤销乌云县,并入逊克县,设置乌云区。1966年12月,乌云区大部分划归嘉荫县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