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清崇德元年(1636年),在科尔沁部设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前旗5个扎萨克旗。“科尔沁”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带弓箭的卫队”。蒙古语称西为右,南部为前。
【沿革】
铁木真称汗前,曾将其帐殿护卫(弓箭手)编为科尔沁,由其弟哈布图哈萨尔亲自指挥。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太祖在蒙古人乌良哈部落领地设泰宁、朵颜、福余三指挥司。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属泰宁卫辖地。明末,科尔沁部乌梁海酋领取代福余卫兵后驻其地,后自立国号为“科尔沁”。
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科尔沁部被瓦剌部所败,避居嫩江,号嫩江科尔沁,后简称科尔沁。科尔沁部的首领与努尔哈赤结盟,摆脱了察哈尔部统治,归后金节制。清崇德元年(1636年),在科尔沁部设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前旗5个扎萨克旗,由新设置的蒙古衙门管辖。崇德三年(1638年)蒙古衙门更名理藩院。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设立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和后旗受哲里木盟监督,而军国大事受盛京将军节制。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哲里木盟10旗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和节制。民国五年(1916年)2月1日,于黑龙江省龙江道境内暂定“特别区域”设置索伦山宣抚局。民国六年(1917年)3月15日,改索伦山宣抚局为索伦山设治局(驻哈海镇),隶于黑龙江省龙江道,负责垦荒事宜。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废止道制,索伦设治局由黑龙江省直辖。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后,撤销哲里木盟,改设兴安南分省。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赉特旗隶属于伪兴安省的兴安南分省。6月,伪满洲国撤销索伦山设治局,设索伦县。11月21日,索伦改为喜札嘎尔旗,划归兴安东分省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垮台。9月,国民政府设置兴安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6日,中共兴安省政府成立。2月15日,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后,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尔旗相继在王爷庙街、察尔森、索伦街成立,隶属中共兴安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5月25日,中共兴安省撤销,其辖区划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直辖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6日,西科前旗复称科尔沁右翼前旗。11月2日,沈阳解放,国民政府的兴安省政府灭亡。11月15日,中共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兴安盟,盟府驻王爷庙。时辖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西科后旗、扎赉特旗、喜扎嘎尔旗。11月22日,喜札嘎尔旗撤消,辖地划归科尔沁右翼前旗。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6日,西科后旗复称科尔沁右翼后旗。
1952年8月12日,科尔沁右翼后旗建制撤销,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1953年1月23日,撤销东部呼纳、兴安、哲里木等盟,保留昭乌达盟,合并成立内蒙古东部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前旗隶属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将原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改为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属呼伦贝尔盟。1958年8月20日,乌兰浩特市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对外仍称乌兰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乌兰浩特市建制撤销,改为乌兰浩特镇。1969年7月5日,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白城专区管辖。1979年7月1日,科尔沁右翼前旗复归内蒙古,隶属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恢复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建制。科尔沁右翼前旗隶属兴安盟,旗府仍驻乌兰浩特市。2005年11月12日,科右前旗党政机关迁至大坝沟镇。2006年5月,大坝沟镇改称为科尔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