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清崇德元年(1636年),在科尔沁部设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前旗5个扎萨克旗。“科尔沁”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带弓箭的卫队”。蒙古语称西为右。科尔沁右翼中旗又名图什业图旗,简称科右中旗。
【沿革】
铁木真称汗前,曾将其帐殿护卫(弓箭手)编为科尔沁,由其弟哈布图哈萨尔亲自指挥。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太祖在蒙古人乌良哈部落领地设泰宁、朵颜、福余三指挥司。明末科尔沁部乌梁海酋领取代福余卫兵后驻其地,后自立国号为“科尔沁”。
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科尔沁部被瓦剌部所败,避居嫩江,号嫩江科尔沁,后简称科尔沁。科尔沁部的首领与努尔哈赤结盟,摆脱了察哈尔部统治,归后金节制。清崇德元年(1636年),在科尔沁部设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前旗5个扎萨克旗,由新设置的蒙古衙门管辖。崇德三年(1638年)蒙古衙门更名理藩院。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设立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受哲里木盟监督,而军国大事受盛京将军节制。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哲里木盟10旗归北洋政府蒙藏院管辖,同时受东三省监督和节制。民国四年(1915年),在科尔沁右翼中旗所置的醴泉县析出开化县,后改为瞻榆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后,撤销哲里木盟,改设兴安南分省。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赉特旗隶属于伪兴安省的兴安南分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伪兴安南分省改兴安南省,归蒙政部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兴安南省改称兴安南地区,隶属于兴安总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垮台。科尔沁右翼中旗属东蒙自治政府兴安南地区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撤销兴安南地区,成立哲里木省(与东科中旗同驻巴彦塔拉)。6月,哲里木省改称哲里木盟,由辽吉省代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6日,辽吉省改为辽北省,科尔沁右翼中旗属辽北省哲里木盟。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21日,撤销辽北省建制,科尔沁右翼中旗随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53年1月23日,撤销东部呼纳、兴安、哲里木等盟,保留昭乌达盟,合并成立内蒙古东部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隶属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21日,撤销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恢复哲里木盟。将原兴安盟与呼纳盟合并,改为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属呼伦贝尔盟。1960年1月7日,撤销突泉县,将原突泉县的行政区域划归科尔沁右翼中旗。旗政府驻突泉镇。1962年10月20日,恢复突泉县建制。1965年9月22日,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归哲里木盟。1969年7月5日,科尔沁右翼中旗随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1日,科尔沁右翼中旗随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7月26日,恢复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划属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