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数字常识   民间典故   中国地名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人名故事  

五原县


[日期:2021-07-04]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374次

【由来】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析萨拉齐厅西部地区(达拉特、杭锦、乌拉特旗地区)设五原厅。民国元年(1912年),改五原厅为五原县。“五原”,因汉代五原郡得名。五原郡因地有龙游原、乞地千原、青领原、可岚贞原、横槽原5个丘状原所而得名。

【沿革】
       商朝时期,河套地区为鬼方辖域。西周属昆夷、熏粥、猃狁诸民族牧区。周赧王十六年(前301年)赵武灵王置云中郡,今五原县地为云中郡九原县的西部地区。战国末年,被匈奴所占领。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以九原县设置九原郡,五原为九原郡之西部地。秦末,匈奴复占领河套地区。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收复了河南地。为了加强防御,将九原郡一分为二,东部地区改名五原郡,西部地区改称朔方郡。今五原县地属朔方郡。建武五年(29年),地方军阀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占据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建都于九原。建武十六年(41年)收复五原、朔方诸郡复置郡州。建武二十五年(49年)匈奴内争,分为南北两部,南单于附汉,朔方郡为南匈奴驻牧之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地为鲜卑、羌胡所据。河套地区先为前赵匈奴遗族刘虎、刘卫辰所据。继而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占领,后赵又为羯族石虎所攻占,前秦氐族符坚得其地,后秦为羌族姚兴部所辖领。东晋安帝义熙二年(407年)匈奴族铁弗刘武复进入河套、陕西一带,建立夏国。北魏时,河套地区为沃野镇之辖境。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王朝分为东魏、西魏,今五原县地属西魏辖境。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置州,今五原属丰州。开皇六年(586年)于丰州东南四十里置丰安镇,今五原县地属丰安镇。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今五原县地属五原郡。

       唐王朝将全国分为十道,二百九十三府州,今五原县地属关内道丰州所辖。武则天时期,突厥默啜可汗连年犯边,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任朔方大总管,当默啜可汗出兵新疆之机,乘虚夺取河南地,在黄河北岸修筑屯兵城堡,即东、中、西三受降城,今五原为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北圐圙补隆古城)辖境。后改为定军制,五原隶属于天德军使节度兼安北都护府统领。

       唐末,党项族拓跋部(羌族的一支)崛起。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立大夏(又称西夏)。五代及宋、辽、金、夏时期,今五原县地皆为西夏属地。元代,今五原属中书省大同路云内州西部地。

       明初,河套地区为元将扩廓铁木儿(小字王保保)占领。明中叶以后,河套全境为元裔达延汗之子孙辖领。明末河套内外悉为蒙古之游牧驻地。

       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以戈壁为界,将塞北蒙疆先后划定内外蒙古牧地,内蒙古设置二十五个部、六个盟、五十个旗,五原属鄂尔多斯部伊克昭盟左翼后旗(亦称达拉旗)、右翼后旗(亦称杭锦旗)地各一部。乾隆六年(1714年)设萨拉齐协理通判。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因塞外人口增多,垦荒日繁,遂于口外设七厅(后增为十二厅),改萨拉齐为理事通判厅,今五原属萨拉齐厅西部地。从此,实行旗不管汉,厅不管蒙,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两种特殊建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析萨拉齐厅西部地区(达拉特、杭锦、乌拉特旗地区)设五原厅,治大佘太,后移治于隆兴长(今五原县城所在地)。

       民国元年(1912年)5月,改五原厅为五原县。民国二年(1913年),设立绥远特别区,五原县属之。民国三年(1914年),建五原县城于白(北)圪梁(旧城),统领后套全境。民国九年(1920年)5月,分五原县乌拉特三公旗一部及武川县茂明安旗置固阳设治局(三年后,升为固阳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6月分五原县后套丰济渠以西析置临河设治局(四年后,升为临河县);7月,分五原县东界及包头设治局和固阳县各一部析置大佘太设治局,驻大佘太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绥远特别区改为绥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归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伊克昭盟管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4日,日军侵占五原。3月20日,傅作义指挥军队激战四天收复五原。3月26日,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再次进入五原县城。4月1日,在中国军民的不断打击下,退出五原。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析五原县西部地增设晏江设治局(两年后,升为晏江县,1954年改称达拉特后旗)。抗战结束后,绥远的三个行政督察区改为四个,五原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19日,五原县随缓远省和平解放。

       1949年12月31日,绥东解放区的绥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民政府绥远省政府正式合并,合组绥远省人民政府。1950年,分设绥东、绥中、绥西3专区,五原县属绥西专区(驻陕坝镇)。1951年,绥西专区改名陕坝专区,五原县属陕坝专区。1954年3月5日,撤销绥远省建制,五原县随陕坝专员公署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1958年4月21日,撤销河套行政区,所辖的4县、2旗、1镇划归巴彦淖尔盟。7月5 日,撤销达拉特后旗,并入五原县。2003年12月1日,撤销巴彦淖尔盟,设立地级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属巴彦淖尔市。

【注释】
       ①五原郡治九原县,领九原、五原、固陵等十六县,但此五原城在包头孟家梁故城西,并非今五原。《水经注》载“九原县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

       ②北魏时,黄河南迁,故道改称乌加河,至此,始有黄河后套之说。

       ③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大佘太设治局改为安北设治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县制,称安北县。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