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根河市


[日期:2021-01-25]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1431次

【由来】
       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7月12日,以原室韦县境设置额尔古纳左翼旗(习称东额旗),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蒙古语称东为左。

       1954年建立根河林业局,因境内根河得名。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1955年,改置根河镇。1966年4月1日,重新设立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1994年4月28日,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县级根河市。

【沿革】
       战国、秦代为东胡游牧地,汉代为匈奴左贤王庭辖地。三国、两晋时期,大兴安岭东西皆为鲜卑人的辖区和势力范围。南北朝时期,大兴安岭以东分布着乌洛侯等室韦诸部。

       隋朝时,室韦分为5个部落,即北室韦、南室韦、钵室韦、大室韦、深末怛室韦。根河流域生活着深末怛室韦部落。唐开元七年(719年),室韦开始接受唐平卢节度使统辖。贞元七年(791年),在室韦之地设置室韦都督府,并任命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都督。

       九世纪末至十世纪初,岭西地区逐渐成为乌古敌烈及塔塔儿人的驻地,大兴安岭岭东地区成为契丹人的势力范围。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管辖,大兴安岭岭西归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

       金代,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归蒲与路管辖,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归东北路招讨司所辖。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大兴安岭岭西为其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三弟贴木哥·斡赤斤及德薛禅家族的封地;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后来也逐渐成为贴木哥·斡赤斤的封地。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乃颜、哈丹叛乱平定后,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大兴安岭岭东地区划入中书行省泰宁路、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和黑水府达达路,大兴安岭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

       明朝建立后,北元(蒙古汗国)退守蒙古草原,并以察哈尔部为宗主部继续统治蒙古草原,呼伦贝尔为北元东境。正统四年至景泰五年(1439年—1454年),迁徙到呼伦贝尔的为蒙古族阿鲁科尔沁、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四部。大兴安岭东麓为阿鲁科尔沁部牧地,其余三部牧地在大兴安岭以西直至尼布楚的广阔草原上。十五世纪初,明朝在边境地区设置都司、卫所进行控制。呼伦贝尔地区由奴尔干都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岭东由布尔哈卫、阿伦卫等管辖,岭西由斡难河卫、坚河卫、哈刺孩卫及海刺儿千户所管辖,根河地区为坚河卫管辖。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后金建立。后金天聪四年(1630年)和天聪七年(1633年),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阿鲁科尔沁、乌拉特、四子、茂明安部先后归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前后,按照后金政权的指令,生活在大兴安岭岭西地区的乌拉特、四子、茂明安三部陆续向西南迁移至乌兰察布草原,阿鲁科尔沁部前往赤峰市。顺治年间(1644—1661年),沙俄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世代居住在那里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人民被迫迁至黑龙江南岸的嫩江流域居住。为了加强管理,康熙年间,清政府将达斡尔人编为3个“扎兰”,将鄂温克人编为5个“阿巴”,直属清中央政府藩院。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政府在嫩江西岸宜卧奇后屯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设副都统总管。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确定额尔古纳河东岸属中国,西岸属俄国。雍正五年(1727年),沿额尔古纳河设置18座卡伦,管理边务和内政。雍正十年(1732年)设呼伦贝尔副都统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吉拉林设治局,管理境内行政、边务事宜,隶属黑龙江省。

       民国九年(1920年),吉拉林设治局升为县,并改名室韦。同时设置奇乾设治局。民国十年(1921年),奇乾设治局改奇乾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室韦县府由吉拉林迁至河坞(今苏沁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6月27日,伪满洲国公布《兴安省官制》后,撤消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废止了索伦八旗制。12月,“满洲国”民政部将室韦、奇乾2县划归伪兴安北省管辖。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1月1日,“满洲国”撤销室韦县和奇乾县,改为办事处。同年7月12日,将原室韦县境划为额尔古纳左翼旗(习称东额旗),旗公署设于奈勒穆图(今三河镇);将原奇乾县境划为额尔古纳右翼旗,旗公署设于吉儒穆图(今奇乾乡)。

       伪满康德十二年(1945年)8月9日,伪满政权垮台。8月10日,苏联红军进驻三河街并成立了维持会。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经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额尔古纳左翼旗公署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国共产党派呼伦贝尔工作团进驻三河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16日,经内蒙古自治政府批准,将额尔古纳左、右翼两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旗政府设在三河街(今额尔古纳市三河镇)。

       随着大兴安岭林区开发,根河镇、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牛耳河镇于1955~1959年相继成立,1961年8月以前由喜桂图旗代管。1961年8月,额尔古纳旗政府迁至根河镇,接收了原喜桂图旗代管的根河、好里堡、得耳布尔、金河、牛耳河5个镇和阿龙山、满归2个地区。1966年1月18日,准撤销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右旗和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设在根河镇。1969年7月5日,额尔古纳左旗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7月1日,额尔古纳左旗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4年4月28日,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县级根河市,属呼伦贝尔盟。2001年10月10日,撤销呼伦贝尔盟和县级海拉尔市,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县级根河市属呼伦贝尔市。

【注释】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呼伦贝尔地区的政治局势处于混乱状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原伪兴安北省省长额尔钦巴图等数10名蒙古、达斡尔族人士在海拉尔酝酿发动民族自治运动。10月8日,在海拉尔举行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成立大会。11月,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派郭文通等人赴长春,通过国民党东北行营要求国民党政府支持呼伦贝尔实行民族自治,遭到拒绝。郭文通一行随即转往哈尔滨,与中共中央东北局取得联系。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向中共中央东北局及东北行政委员会提出恢复呼伦贝尔地方自治的要求,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