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宾县建县之前,土名苇子沟。清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批准在苇子沟建宾州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宾州厅升为宾州直隶厅。宣统元年(1909年)12月,宾州直隶厅升为宾州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3月11日,奉中华民国大总统令,旧制中的府、州、厅改为县,于是宾州府改为宾县。
宾州之名,则源于辽代的宾州。辽国统和十七年(999年)设立宾州刺史,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东北110里靠山镇广元店古城。今宾县、阿城、延寿、方正一带为其所辖。
【沿革】
今宾县境地,虞舜时期属息慎族居住地。夏至秦属肃慎族之一部分。两汉十六国时,属挹娄,后又被大余人统治,先后属挹娄与夫余人之一部分。
南北朝时,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占领夫余全部领土,建置7部,这里属勿吉的安车骨部的一部分。隋唐初期,勿吉7部解体,仅存黑水靺鞨、粟末靺鞨2部,宾县境地是粟末靺鞨族安车骨部的一部分。入渤海后,则改隶渤海上京鄚颉府。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同光四年(926年),契丹建辽,本地属东京道女真完颜部。女真阿骨打灭辽建金,在枷板河入松花江口处设曲江县,属上京路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合兰府斡朵怜万户府之一部分。
明属奴儿干都司。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2月,在枷板河流域建立嘉河卫,同年7月在猞猁河建立撒拉儿卫,9月,在蜚克图河流域建立肥河卫。明永乐六年(1408年),建蜚克图卫。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占据明·奴尔干都司各地。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并延续明在东北建置,宾境归宁古塔将军所辖。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与满人入关,宾县境人烟渐少,土地荒芜,山林渐多,形成天然野生植物场。
清顺治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653年-1758年),归宁古塔昂邦章京、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所属。雍正三年(1725年)由北京移闲散满人三千户至此地,设置协领,挑兵驻防。其属地俗称为老八牌。雍正七年(1729年)改阿什河为阿勒楚喀,开始筑城。乾隆九年至光绪六年(1744年-1880年),归吉林将军阿勒楚喀副都统所属。咸丰十一年(1861年)奏准开放蜚克图河东等处的荒地。同治元年(1862年)因城属的苇子沟地方冲要,即由阿城遣派委员称为界官,专司辑捕盗贼,镇压地方。至此蜚克图河东,仍为围场察山,其闲旷边荒,南北二百余里,东西三百余里渺无人烟,无须治理。光绪五年(1879年),吉林将军衙门派王绍元到此踏查,选定在苇子沟建官衙位置。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批准在苇子沟建宾州厅,”宾州”由此而来。光绪七年七月二十八日(1881年8月22日)正式设立衙署,修筑城池。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903年1月11日)宾州厅升为宾州直隶厅,在厅属地东南成立延寿县,归宾州直隶厅管辖。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宾州直隶厅升为宾州府。9月,在厅属地西南成立阿城县,东成立方正县。宾州府管辖延寿、阿城2县,方正县划归依兰厅。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3月11日,奉中华民国大总统令,取消府制宾州府改为宾县,成立宾县行政公署。民国十九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伪宾县公署隶属伪满吉林省。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0月,宾县由吉林省划归滨江省管辖。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11月初,建立宾县政府,归滨江省领导。11月中旬,滨江省改称松江省,宾县归松江省领导。
1954年6月19日,松江省建制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宾县为黑龙江省直属县。1958年8月25日,宾县划归哈尔滨市所属。1965年6月14日,设立松花江专员公署,宾县划归松花江专员公署。1967年2月22日,成立宾县临时接管委员会,同年3月22日成立”三结合”宾县革命委员会,取代县政府,1980年10月8日,撤销宾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宾县人民政府。 1991年2月2日,宾县划归哈尔滨市,从4月1日起正式归属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