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2月27日,热河都统廷杰请清廷“升热河赤峰县为直隶州,添设开鲁、巴西、绥东三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17日,清廷准奏,将原拟定的巴西县改为林西县,林西正式建县。县治设于乌梁苏汰川口(今林西镇址),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属热河承德府赤峰直隶州辖。
另有一种说法是:在巴林右旗与林西县交界处有一个名为珠尔沁的地方,有一片森林,设治后,治所因在森林之西,故有林西之名。
【沿革】
今林西县地,战国至秦,属东胡辖地。西汉时,属匈奴后裔乌桓辖地。东汉、三国、西晋时,属拓跋鲜卑统治区。东晋十六国时期,特别是前燕至后燕期间,今林西县地分属库莫奚和契丹。隋,今林西县地属霫[xí]①游牧地。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北岸设松漠都护府(治所在双井店乡西樱桃沟村,管理契丹的羁縻都督府,隶属安东都护府)。辽代,林西南部属上京道临潢府饶州,北境属庆州。
金代,嘎斯汰河以北属庆州庆民县,嘎斯汰河以南属临潢府卢川县。元,至元七年(1270年),建应昌府(今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直属中书省。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升应昌府为应昌路,今林西县地属应昌路。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改全宁路为全宁卫(今翁牛特旗境内),今林西县地属全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以后,属泰宁卫,隶属于奴儿干都使司。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蒙古(亦称鞑靼)察哈尔部东迁到西拉沐伦河流域,兼并了泰宁、福余二卫。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后,为蒙古林丹汗政权所统辖。
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今林西县地划归蒙古巴林部,并编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旗。清顺治五年(1648年)定名为巴林左、右翼旗。设札萨克衙门,会盟于昭乌达盟。今林西县地属巴林旗牧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2月27日,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清廷批准,拟在巴林部西新建一县,初定县名“巴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月17日,清廷准奏,将原拟定的巴西县改为林西县,林西正式建县。县治设于乌梁苏汰川口(今林西镇址),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属热河承德府赤峰直隶州辖。
民国元年(1912年),赤峰直隶州降为赤峰县,沿袭清制设热河都统,监督节制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及其境内所设府县。民国三年(1914年)7月,设热河特别区热河道,林西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17日,道废,热河特别区改制为热河省,林西县直属热河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6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林西。当月,伪满洲国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成立伪兴安西分省(驻开鲁县),辖林西、开鲁等2县6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伪兴安西分省改为兴安西省,林西县为其辖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伪满洲国撤销兴安西省,改称兴安西地区行署,仍辖林西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6日,苏联红军开进赤峰。10月,林西县民主政府成立,隶属热河省热北地委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1月,冀察热辽分局成立热北专员公署(驻林西县),隶属热河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8日,中共热北党政军领导机关由林西迁驻林东。6月5日,热北专署与东蒙自治政府的昭乌达省合并,建立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林西县隶属热河省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10月17日,热河省人民政府驻林西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1日,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改称昭乌达盟政府(设盟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从热河省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西县隶属昭乌达盟。1968年1月,成立昭乌达盟革命委员会,取代盟党政机关。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全境划归辽宁省管辖;1979年5月30日,昭乌达盟全境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改盟革命委员会为盟行政公署,林西县一直随属。1983年10月10日,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赤峰市升级为自治区辖市,林西县属赤峰市。
【注释】
①霫[xí],部族名,为匈奴别支,习俗与契丹相近。隋唐时居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唐贞观三年(629年)后,迁潢水以南,并于奚。唐末,奚、霫俱附契丹,逐渐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