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战国时魏国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故有内黄、外黄之称。黄河南岸有外黄和小黄,黄河以北称内黄。汉高祖九年(前198年)置内黄县。北魏永平元年(508年)并入临漳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内黄县。
【附加】
汉内黄县城应在今汤阴县故城村一带,至北魏永平元年(508年)废止。隋开皇六年(586年)重置内黄县时移治于今东庄镇旧县村。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河决,漂内黄县。”治所暂迁故县村,不久移治今址,所谓“三迁至今城”。
【沿革】
今内黄之域夏、商时期属冀州。商代曾有百余年为畿辅之地。周成王三年(前1038年),“三监叛乱”被平后,遂撤“三监”并为卫,封武王弟康叔为卫侯,卫国领有今内黄县地。春秋时期,今内黄县地属晋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国分晋后,此地属魏国。
秦,地属邯郸郡。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建内黄县,繁阳2县,隶魏郡。因境内有黄沟、黄泽,又因地处黄河以北。河以北为内,且陈留有外黄县,故名内黄县。
三国,内黄、繁阳2县隶曹魏冀州的魏郡。晋,内黄县隶司州魏郡,繁阳县属顿丘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政权所占据。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繁阳县并入顿丘县。永平元年(508年),内黄县并入临漳县,隶司州魏尹。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内黄县,隶相州。大业元年(605年)废内黄县,地入汲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置内黄、繁阳2县,隶黎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繁阳县,并入内黄县。贞观十七年(643年)废黎州,内黄改隶相州。天祐三年(906年)内黄县改隶河北道魏州魏郡。
五代时期,后梁,内黄县属魏州;后唐,改魏州为兴唐府,内黄县属之;后晋,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内黄县属之。后汉、后周,改广晋府为大名府,内黄县属之。北宋,内黄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国傀儡政权“大齐”建立,滑州改名为凉平府,内黄县属于大齐国凉平府。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大齐政权被废,内黄县随凉平府归属金国,隶属河北西路中山府管辖。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恢复滑州。大定六年(1166年),滑州划归山东大名府管辖,这时滑州仅辖白马、内黄2县和卫南、武城2镇。
元代,内黄县属河北道大名路滑州。至大四年(1311年),内黄县随大名路改属中书省。明,内黄县属北平布政使司大名府滑州。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将北平改称直隶,内黄县隶属直隶大名府。
清初,沿袭明制,内黄县仍属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为方便卫河漕运管理,内黄县改隶河南彰德府。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府留县,内黄县属豫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北道改为河北道,内黄县随属。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河北道废,内黄县属河南省豫北第三行政长公署(驻安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河南省撤销行政区,内黄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河南省划为14个行政督察区,内黄县属于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驻安阳县)。10月,河南省改划11个行政区,内黄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安阳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9日,日军攻占内黄县城。后成立日伪内黄县,隶属伪豫北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内黄县抗日民主政府①成立,先后隶属冀鲁豫边区一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中共在滑县东北与内黄、濮阳三县交界地建立了高陵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0日,国民党军接收日军投降,占据内黄县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27日,冀鲁豫边区调整区划,高陵等11县属四专区,内黄划归八专区,安阳县东部解放区并入内黄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10日,内黄县全境解放。4月15日,在内黄、安阳、临漳、魏县4县毗连地区新置漳南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20日,建立平原省,下设八个专区。高陵县、漳南县撤销;内黄县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销,内黄县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6月21日,濮阳专区撤销,内黄县改隶安阳专区。1958年4月8日,安阳专区撤销,内黄县改隶新乡专区。1961年12月19日,恢复安阳专区,内黄县复属安阳专区。1968年3月18日,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内黄县属安阳地区革委会。1983年9月1日,撤销安阳地区,成立地级濮阳市,内黄县划归濮阳市管辖。1986年1月18日,内黄县由濮阳市划归安阳市。
【注释】
①早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就成立了中共内黄县委,年仅18岁的马冠群任内黄县委书记。但这个抗日民主政府只持续了两天,就因为日军的轰炸而流产,马冠群等人被迫到乡下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