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网】--由来已久
  网站首页   中国城市   山川古迹   文史典故   风俗节庆   海外探寻   日常词解  

博爱县


[日期:2018-06-14]   来源:www.Youlai19.cn  作者:【由来网】   阅读:4834次

【由来】
       博爱建县之前,属河内县地。民国二年(1913年)2月,河内县改名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故名。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将沁阳县东北部丹河以东四乡一十五图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划出,增设博爱县,县治清化镇。县名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中之“博爱”。

【沿革】
       今博爱县,夏为冀州覃[qín]怀之域。商代因距商都较近,属畿内所辖,有商畿旧地之称。周武王时,设野王邑,今博爱县地属之。战国时,博爱先后隶属郑国、晋国、魏国、韩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后,以野王邑置县,今博爱为野王县地,属三川郡。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赵将司马卬平定河内,屡立战功,项羽立司马卬为殷王,统领河内,建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博爱属殷国地。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攻下河内之地,俘虏殷王司马卬,将其地设置为河内郡,属冀州。殷国灭,复置野王县,博爱隶之。东汉属司隶河内郡。三国时属曹魏冀州河内郡。两晋属司州河南郡。北魏属怀州河南郡。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因野王县在黄河以北,故改为河内县,属河内郡辖。武德二年(619年),于济源西南柏崖城置怀州,河内县属怀州。武德三年(620年),析河内县置太行(今博爱县清化镇)、忠义(今沁阳县崇义镇)、紫陵(今沁阳县紫陵村)。武德四年(621年),移怀州于今治野王城。其年,又省太行、忠义、紫陵3县并入河内县。怀州领河内、武德、轵、济源5县。武后天授元年(690年),怀州改为河内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怀州。

       五代,河内县属怀州辖。北宋,仍为河内县,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辖。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武德县入河内县(今沁阳县),金代,河内县属河东南路怀州郡辖。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 改鄈城为清化镇。河内县设四个镇,即武德、柏香、万善、清化。

       元代,仍称河内县,怀孟路设总管府,河内县属总管府辖,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改怀孟路为怀庆路,河内县属中书省燕南河北道怀庆路辖。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怀庆路为怀庆府,河内县属怀庆府辖。清代,河内县仍属怀庆府。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废怀庆府,彰卫怀道改为豫北道,河内县改名为沁阳县,因在沁河之北,属豫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北道改为河北道,沁阳县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河北道,沁阳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府。同年,冯玉祥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将沁阳县东北部丹河以东四乡一十五图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划出,增设博爱县,县治清化镇,直属河南省辖。县名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中之“博爱”。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河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博爱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驻新乡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20日,日军侵占博爱县城,改博爱县为清化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日,驻清化镇日军被太行军区七分区43团消灭,恢复博爱县名。不久,博爱县被国民党军占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4日,太行军区七分区43团攻克博爱县城,博爱县的第二次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19日,平原省成立,博爱县属平原省新乡专署(驻焦作县),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博爱县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59年10月1日,博爱县划归焦作市管辖,并入焦作后,取消县建置,改设城关公社、阳庙公社、金城公社、界沟公社、红旗公社。1961年10月5日,恢复博爱县,仍归河南省新乡地区辖。1968年1月5日,博爱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县政府。1980年9月,撤销博爱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博爱县人民政府。1983年9月1日,博爱县划归焦作市管辖。

【注释】
       ①西周时期,周王直接统治地区和各诸侯国均有“国”和“野”。 周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之为“国”,郊以外称之为“野”。沁阳城在春秋战国时期相对“于侯国(即邘国)”只能称之为“野”。于侯封其卿大夫于于国(邘国)郊外作为采邑,史称野王邑,是周朝卫国的第五座都城。

       ②殷国因是占了殷(即商)之地,所以叫殷。商帝盘庚国殷中之地,改商为殷,在相州安阳县,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百三十六里,故号殷王,都朝歌。

       ③怀州,隋河内郡。武德二年,于济源西南柏崖城置怀州,领大基、河阳、集城、长泉四县。其年,于济源立西济州,于武德县立北义州,修武县东北故浊鹿城立陟州,置总管府,管怀、西济、北义、陟四州。三年,怀州又置太行、忠义、紫陵、谷只、温五县。四年,移怀州于今治野王城。其年,又于温县置平州,以温县属之。又省谷只、太行、忠义、紫陵四县。后省平州,仍于隋河阳宫置盟州,领河阳、集城、温三县。又省西济、北义、陟三州入怀州。又于获嘉县置殷州。其怀州总管,管怀、盟、殷三州。怀州领河内、武德、轵、济源五县。八年,废盟州,省集城入河阳县,以河阳、温二县来属。贞观元年,罢都督府,以废殷州修武、获嘉、武陟,废邵州之王屋四县来属。仍省怀、轵二县。显庆二年,割河阳、温、济源、王屋四县属洛州。天授元年,改为河内郡。乾元元年,复为怀州。旧领县九:河内、武德、修武、获嘉、武陟、温、河阳、济源、王屋。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贴吧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