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划南乡县地,设置淅川县,因县境有淅水,故名。北周时淅川并入中乡县(隋初改名为内乡县)。 唐武德二年(619 年),复置置淅川县。武德八年(625年),淅川县并入内乡县。北宋初年,割内乡县地置淅川县。金初,废淅川县,并入内乡县。正大年间(1224年—1231年)复置淅川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淅川县,并入内乡县。明成化六年(1470年),复置淅川县。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淅川县为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再升为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年)2月,淅川厅废为淅川县。
【沿革】
舜帝时为尧子丹朱的封地,西周时,为楚祖熊铎的封地。春秋时为楚国和其附庸国鄀国地。战国时,西北部为秦国商於地,其余为楚国丹阳地。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年,秦楚丹阳之战后,全部归秦。秦昭襄王三年(前304年),秦楚黄棘之会后,归楚。秦昭襄王九年(前298年),复属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设丹水、中乡2县,属南阳郡。西汉,今淅川县地分属3县:北、中部属析县,西南部为丹水县,属弘农郡;东南部为顺阳县,属南阳郡。哀帝时(前6年),顺阳改为博山,封为侯国。 东汉,博山复名顺阳,仍为侯国,与丹水县同属荆州南阳郡;并封南乡三户亭为侯地。建安十三年(208),升南乡县为郡,下辖丹水县,南乡县和顺阳侯国。
三国,地属曹魏,设丹水、南乡、顺阳3县,属南乡郡。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下辖顺阳、丹水、南乡3县。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复名南乡郡,
南北朝,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置淅阳郡和西淅阳县(由析县改),于丹水县七峪置东淅阳县。南部的顺阳郡治南乡,并领丹水、顺阳等县。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年),另划南乡县地,增设淅川县,不久淅川县升为西淅阳郡,并在此设淅州。西魏,废淅州,并东淅阳县和西淅阳县为中乡县(治今西峡县城北关重城),属豫州西淅阳郡;北周:淅川并入中乡,属淅阳郡,其他郡县合并撤销后,设南乡郡与顺阳郡,辖丹水、清乡、南阳3县,2郡均属荆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南乡郡为南乡县,并改清乡为顺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以避文帝杨坚父杨忠名讳。大业十三年(617年)撤丹水县。 唐武德二年(619 年),以内乡县置淅州,置淅州(治马蹬),并置淅川、丹水、顺阳3县,属山南东道邓州。武德八年(625年),淅州及丹水、淅川、顺阳俱废,并入内乡县。五代时期,内乡仍属邓州。
北宋初年,割内乡县地置淅川县。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升顺阳镇为县,2县均属邓州武胜军。金初,废淅川县,并入内乡县。正大年间(1224年—1231年)复置淅川县,仍属邓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撤销顺阳县,并入内乡县。至元二年(1265年),撤销淅川县,并入内乡县。
明成化六年(1470年),淅川自内乡分出置县,属南阳府邓州,治马蹬。次年建县城(即今老城)。 清初,淅川县直属南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淅川县为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再升为直隶厅,直属于河南省布政司。宣统三年(1911年),淅川厅属南汝光淅道。
民国二年(1913年)2月,撤销旧制的府、州、厅,在河南省设立4个道,淅川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南道改名汝阳道,淅川县随属;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淅川县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划全省为11个行政督察区,淅川县划归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南阳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2日,日军侵占淅川县城。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日军撤离,淅川县仍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10日,淅川县全境解放,淅川县属豫西行署第六分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16日,撤销桐柏区,原桐柏区三分区和豫西六分区合并为南阳专区,淅川县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
1949年12月25日,淅川县的西坪区划归西峡县。1968年5月16日,淅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29日,南阳地市革命委员会成立。1979年11月1日,撤销南阳地区革委会,恢复南阳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5月淅川县革委会改称淅川县人民政府,仍隶属南阳地区。1994年7月1日,撤销南阳地区、县级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淅川县属南阳市管辖。